基于多因子模型的股票型基金超额收益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涨,如今,基金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而投资股票型基金产品正成为居金融投资的重要方式。投资者在投资时,最关注基金的收益率,但是声称的收益率并不能完全体现基金的真实获利能力。投资者面临应该如何评估基金业绩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评估基金是否具备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本文以我国公募基金中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研究基金的超额收益以及影响基金收益率的风险因素,尝试使用不同的因子模型分解和解释基金的收益率波动来源。通过不同的因子模型,基金业绩中的部分风险来源可以得到揭示,并且可以显示在不同的因子模型中,所研究对象的超额收益的显著性和稳定性的评估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性结论。通过横向比较四个因子模型,就超额收益而言,本文对比了三种不同的基金对象,包括全部入选的公募基金,在研究时间窗口中净值增长最快的前10%基金,以及在研究市场窗口内CAPM模型中超额收益最高的前10%基金。研究发现在全样本基金组合下超额收益不显著且无规律,但CAPM模型中超额收益前10%和净值增长前10%的两组样本基金则存在稳定的超额收益,且后者存在随着因子加入超额收益呈递减趋势的规律。就风险因子而言,市场因子显著为正,其他风险因子显著性低,但是分析讨论其均值的正负性依然可以帮助了解我国基金选股的特性。比较四个模型,随着个数的增加,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断提升,所以综合来看,五因子对我国基金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最强、最全面。通过把时间窗口分为划分为2016年到2017年及2018年到2019年两个时间段进行纵向比较,四个模型下,阶段二的超额收益均小于阶段一,可以看出基金的策略效果有所下降,说明基金管理人的盈利策略越来越无效了,盈利能力越来越低,但也不能证明策略的无效是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下降导致的,因为可能是市场变的越来越有效了,使策略的效果或者容量降低了。四个模型下阶段二市场因子的影响力比第一阶段大,说明市场因子的有效性提高。规模因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低且没有规律。阶段一、二价值因子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可看出低账面市值比股票更加受欢迎。盈利因子、动量因子和投资因子则也存在显著性低的问题,这与样本基金的选择有关,全样本基金组合下,不同的基金有着不同的偏好,导致了有的因子显著性不高。
其他文献
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迎来存量时代,一线城市及主要二线城市流动人口聚集,供需关系促使长租公寓市场加速发展,现已成为房地产三级市场的一个新兴行业。随之而来的便是各路资本的涌入,但由于现下长租公寓市场利润率较低、尚处于发展期经营风险较大,传统融资渠道成本较高、规模有限,由此转向租金收益权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ommercial
股票,一个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出现而出现的金融产物,迄今为止,已经有接近400年的历史了,与其同时诞生的还有股份制公司与股票交易所,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于投资者而言,股票与其他种类的投资相比,其投资门槛低,有获利空间,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加入其中,然而风险与收益并存,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众多,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选股策略来降低投资风险,成了众多投资者所渴望的东西。随着近几年机器学习学科以
在欧美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下,“质量”(Quality)已经成为衡量收益率的一种指标。具有信誉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稳定且持续的盈利能力等特征的高质量公司是人们争先恐后的投资对象,价值投资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在中国这种新兴市场,个人投资者众多且投机氛围浓厚的情况下,“质量”是否能够带来相同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A股市场为背景,探寻高质量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否存在溢价效应。以公司价值为投
本文研究侧重于股利偏好与联动性特征角度。根据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般情形来看,当前上市公司比以往更愿意发放股利。由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随意的更改,即股利的发放具有延续性,所以一旦某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生变化,突然宣布发放股利时,将会向市场传递显著的信号,并受到各类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投资者将会把股利政策的变化认为其生产经营环境、生命周期发生变化,会将该上市公司归为长期发放股利的一类,从而该公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任何事物的影响都有两面性,经济金融化也不例外。一方面,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现金流,对于优质企业来说可以很好的解决其融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行业的高收益也引诱着许多非金融企业将其大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对实体企业的传统
2009年到2018年,A股市场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上涨。2009年到2016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99%,2017年相比2016年增加57.27%,是增长最为明显的一年,2018年较2017年增速达6.07%,增速明显放缓。而2019年成为A股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数量首次减少的一年,在2019年A股市场新增202家上市公司的背景下,股权激励数量和实施公司家数的“双降”反映上市公司为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从国际资本流入大国转变为国际资本流出大国。越南依靠着其传统的制造业和近年发展较快的服务业与房地产业,逐渐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中瞩目起来,凭借着其人口红利、低价劳动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者设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成为了新的经济引擎推动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之一,中越投资合作将日益紧密。同时,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需
股权质押近年来在资本市场越来越流行,介于其融资速度较快、融资成本较低等优点,快速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手段之一。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市场持续活跃,股权质押比例增高趋势明显,据灯塔财经网数据①统计,截止2020年2月11日,A股3700家上市公司中,有304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占比达82.24%,质押的总市值达45377.80亿。而没有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只有657家。在
1980年以来,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企业不断向民营化方向发展,企业股权结构中非国有股占比持续上升,然而,在这一主流发展方向下,政府或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股权甚至是控股权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尤其在一些特殊经济时期,收购现象更为频繁,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一些进行了民营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收购甚至控股民营企业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例如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采取了对部分重要行业的企业资产收归国
羊群效应即市场参与者直接忽视私人信息或摒弃个人的投资理念,盲目模仿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的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趋于一致的现象。这种众多投资者的盲目模仿,往往会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剧烈的波动中,而这与我国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羊群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现有文献着重研究各市场、子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市场间羊群行为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机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