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资源与人际意义——评价理论视角下《红字》女主角的语言特点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发展,评价理论首先由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构成。该理论将语言视为资源,认为语言在评估说话者、表明立场和建立人际关系等人际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评价理论视角出发,对那桑利亚·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女主角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红字》作为那桑利亚·霍桑的代表作,自1850年问世以来,就成为了学者们讨论与研究的对象,对女主人公的研究更成为了焦点。大量对角色心理的描写及人物的刻画,使整部小说充满了人际意义色彩,所以部分学者已开始运用评价理论对该小说进行解读,但大都只限于其中的一个系统,忽略了三个系统间的互联性。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的整个系统对《红字》女主角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以探究女主角的语言资源所蕴含的人际意义,进而揭示女主角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本文主要选取了女主人公海斯特和其他男性角色,特别是与齐林沃斯和丁梅斯代尔的对话作为研究语料。基于语料收集和数据分析,女主角海斯特的语言特点如下:海斯特对态度资源,特别是判断资源的大量使用,增强了其话语的客观性和可信度;相较而言,海斯特很少使用使话语变得主观且情态化的情感资源。此外,对消极态度资源,特别是消极判断资源的大量运用,突出了海斯特对谈话者的消极评价。在介入资源的使用方面,对话性收缩资源要多于对话性扩张资源。大量对话性收缩资源的使用,表明海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关闭了与对话者的协商空间,突出了她对控制话语权、主导谈话的要求。在级差资源的使用方面,海斯特主要通过语势资源来实现评价意义。而语义的实现形式则主要通过反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方式。正如态度资源,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是联合互动的,级差资源调节态度及介入资源的程度。通过大量级差资源的使用,有利于海斯特增强话语的强度,体现她的态度。从选取的资源及其分布规律看,海斯特对于三种资源的使用都分别呈逐渐递增态势。态度资源,特别是判断资源的逐渐递增,体现了海斯特逐渐增强的自信;介入资源特别是对话性收缩资源的递增体现了她逐渐提升的主导话语的要求;而逐渐增加的级差资源,特别是语势资源则有利于海斯特增强话语的强度。这些都体现了海斯特内心的变化和她反抗意识的增强。通过以上对女主角海斯特语言资源和人际意义间关系的分析,海斯特逐渐成熟的反抗精神和自由思想被清晰地反映出来,海斯特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揭示。同时也证明了评价理论对于解释文学作品的适用性,为从评价理论角度阐释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器件的功耗是半导体工业的一个主要问题一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器件变得越来越小且速度越来越快,它们通常消耗的功耗也越来越多,功耗与性能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
一、立足中国 风雨同济rn在亚洲分公司成立之前,海洋光学在亚洲地区已有许多代理商,他们经过各自的努力发展拥有了各自的市场.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成了公司需要仔细考虑的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为了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为了纪念70年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浴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笔名弗拉基米尔·西林,是一位俄裔美籍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洛丽塔》、《微暗的火》,以及《爱达》等。他的成名作《洛丽塔》是二
卡明斯是伟大的美国实验派诗人,是美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一位画家。由于深受达达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卡明斯在诗歌创作中置传统于不顾,大胆地对诗歌的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通常由成人译者进行,他们往往从成人角度出发,而忽略/儿童的特点。任溶溶堪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