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油气化探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油气化探应用与研究,通过在几个工作区的研究,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安地区——黄土覆盖区油气化探异常指标的组合、样深度、样品粒度、异常模式等。
⑴区域地质及地质景观。①研究区在区域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东部。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台之上,属于地台型构造沉积盆地。在区域构造单元上,研究区处于陕北斜坡的东南部。陕北斜坡呈一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平均坡降8~10m/Km,陕北斜坡占据了盆地中部的广大范围,以发育鼻状构造为主。②研究区的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第四系(Q)、侏罗系直罗组(J2z)、延安组(J1-2Y)、富县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其中三叠系延长组为研究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主要含油层段及储集层发育层段为长2和长6油层组。③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地质地貌景观较为单一,主要以黄土覆盖区为主,间或有深林梁塬区。
⑵采样深度、样品粒度的确定。通过几个试验区的研究对比,确定了研究区最佳采样深度为1.5~2.0米;在景观单一、自然粒度均匀且较细的地区,采样粒度影响不大,一般<80目即可。
⑶通过有关资料的研究,并结合研究区,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油气化探指标,酸解烃(C1、C2、C3、nC4、iC4、nC5、iC5)、吸附烃(rC1、rC2、rC3)、土壤热释碳酸盐(ΔC)、微量元素(Fe、Mn、Co、Ni、Ba)、紫外(U215、U220)、荧光(F360、F405)等二十个直接、间接地球化学指标参数作为油气化探指标。
⑷以安夏研究区为例:
①阐述了主要单指标油气化探异常特征,从酸解烃C3、吸附烃rC3、蚀变碳酸盐△C、荧光F360、微量元素Ba等异常,总结出:多参数指标异常既有着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采用多参数指标有利于异常之间的相互对比及印证。
②在研究区我们主要应用了单指标异常叠合法,该方法是将用不同方法确定的单指标异常在平面上进行叠合。它的特点是在圈定综合异常时考虑各类指标异常的展布及在平面上的组合配置关系。按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测区圈定出五个组合异常区。
③根据此次不同研究区的研究(以安夏研究区为例)以及结合有关资料,初步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油气异常模式主要为环状类型。
④根据在不同的研究区中的工作以及结合有关资料,可以依据地表烃与△C异常的相互配置关系,判断地下油气储的空间位置。一般规律如下:烃及ΔC异常均呈块状或星散状分布且大体重合,表征是顶部效应,则地下油气储可能恰在众多异常群的下方;烃及ΔC异常均呈环形分布或烃异常分布呈环形,而在其环形异常中间为块状或星散状ΔC异常,可能异常环恰为地下油气储的边缘;若只有ΔC异常而无烃异常,可能表征地下油气储已逸散殆尽。
⑤根据该区综合异常的组合特点,以及各参数的重要性程度,组成该综合异常的环状异常的完整和典型程度,各参数异常之间的重叠关系等因素,在对比相邻区域油气化探指标基础上,对综合异常进行了分类评价,划分出一个Ⅰ类综合异常区,三个Ⅱ类综合异常区和Ⅲ类综合异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