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延迟退休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刚刚过去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人设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会逐步推进延迟退休。时至今日,各界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各一。支持者站在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等的角度分析认为延迟退休能在此些方面带来诸多正面效应,反对者则主要将论点集中于延迟退休可能会给就业带来的“挤出效应”,特别是对年轻人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实证分析来验证“挤出效应”的存在与否。遵循这一思路,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1章节导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中将有关延迟退休的观点归纳为三个大部分:即退休年龄的设定、是否应该延迟退休和退休制度的设定,通过归纳总结不同的观点,为接下来有关问题的分析提供参考;第2章节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及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为第3章节的分析做好准备;第3章节以第二章节我国退休制度暴露的问题为基础,论述了延迟退休势在必行的理由,并且对延迟退休进行了现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认为无论是从生理、制度还是社会条件方面,目前延迟退休的实行是具备良好的条件的;第4章节延迟退休对就业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站在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述延迟退休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本章主要采用长期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考虑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二重性(劳动者和消费者),通过三种不同情况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分析,认为劳动需求无弹性(经济萧条)、劳动供给有弹性时,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完全“挤出效应”,劳动需求有弹性、劳动供给无弹性时,延迟退休不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劳动需求有弹性、劳动供给有弹性时,延迟退休短期内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长期内这一“挤出效应”会慢慢被就业“促进效应”抵消,最终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水平甚至可能超过延迟退休前的均衡水平;第5章节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数据,构建模型验证第4章节的理论分析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相似,这一章节将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短期影响又分为延迟退休对总就业的影响、延迟退休对16-24岁年轻就业人口就业的影响和延迟退休对25-54岁中青年就业人口的影响,长期影响主要通过分析各主要发达国家两性失业率和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验证是否法定退休年龄越高,在长期会造成失业率升高。最终实证分析的结论完美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即在短期内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长期内这一“挤出效应”会被就业“促进效应”抵消;第6章节对我国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是对我国延迟退休制度设计的个人建议,希望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是采用了基于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长期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论述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第二是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延迟退休对不同年龄段就业人口影响的线性模型,采用实证的方法首次验证了延迟退休确实对16-24岁年轻就业人口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