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老年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攀升,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较重。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疗服务制度,将部分患者纳入家庭医疗服务范畴,能够加快转变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群众就医流向,同时有效降低群众疾病经济负担。北京市自2010年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经过持续推进,目前此项服务模式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是随着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化,该服务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有待提高;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服务存在某些认知差异;居民签约率有待提高等。因此,如何改善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提高居民的签约率,推动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健康、长久地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的了解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情况,重点分析两者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认知,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签约及续签状况,分析影响居民签约及续签家庭医生意愿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在北京市选择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较好的6个社区作为调查现场,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00名居民和450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利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深入了解居民和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其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情况,分析二者的认知差异,并研究影响居民签约及续签家庭医生的因素。结果基本情况居民健康状况较差;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认知情况1、居民认知情况:78%的居民听说过家庭医生式服务;42%的居民认为家庭医生的学历无所谓;67%的居民在生病后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医务人员认知情况: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医务人员比例分别为15%和49%;54%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法律法规无法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认为当前医务人员数量完全能够、比较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的医务人员比例分别为4%和11%;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内容非常全面、比较全面的医务人员比例分别为14%和40%。3、二者认知差异情况:在有无必要为每个家庭配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重要性、家庭医生式服务对于降低疾病患病率的作用、降低医疗支出的作用等方面,医务人员认知程度均低于居民;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服务形式的认识上,两者也存在一定差异。签约情况有66.4%的调查居民签约家庭医生,主要影响居民签约意愿的因素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度、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是否接受过上门服务及对上门服务的认可度;在已签约的居民中,有83.9%的居民表示愿意续签,主要影响居民续签意愿的因素为认为家庭医生是否需要规范化培训、是否赞同首诊制以及认为上门服务是否安全可靠。结论北京市居民和社区医务人员对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提高知晓度、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签约率和续签率。因此要不断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水平、纠正固有错误观念、建立适当激励措施;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利用医保引导居民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