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牛疱疹病毒1型(BoHV1)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是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该病毒可导致牛呼吸道疾病、阴道炎、流产、结膜炎、包皮炎和严重的初生牛疾病。BoHV1型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龄段和世界各品种的牛,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所有的疱疹病毒一样,成熟的Bo HV-1病毒颗粒包括多层结构:含双链DNA基因组的核衣壳,囊膜以及外皮层。外皮层位于囊膜和核衣壳之间,由蛋白簇聚集而成。所有的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疱疹病毒1型(BoHV1)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是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该病毒可导致牛呼吸道疾病、阴道炎、流产、结膜炎、包皮炎和严重的初生牛疾病。BoHV1型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龄段和世界各品种的牛,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所有的疱疹病毒一样,成熟的Bo HV-1病毒颗粒包括多层结构:含双链DNA基因组的核衣壳,囊膜以及外皮层。外皮层位于囊膜和核衣壳之间,由蛋白簇聚集而成。所有的α-疱疹病毒具有15个以上的核衣壳蛋白。在病毒颗粒产生早期,这些蛋白的功能表现在调节病毒粒子早期基因的表达;在病毒感染的晚期,这些蛋白参与病毒的形成、组装和分泌。此外,该类蛋白参与包装、去包装、再包装等各个过程。BoHV-1病毒外层蛋白的研究还未阐明。仅有少量外层蛋白进行了详细研究,然而大部分BoHV-1病毒外层蛋白的功能与相互作用仍然未阐明。经序列分析发现UL21是α疱疹病毒亚科中的多功能保守的外层蛋白,该蛋白包括575个氨基酸。pUL21的功能仅在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伪狂犬病毒(PRV)得到验证,然而BoHV1的UL21蛋白在细胞培养中的表型尚未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UL21在BoHV1中的功能。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UL21缺失突变病毒构建研究利用细菌人造染色体系(BAC)构建了UL21缺失突变病毒(vBoHV-1ΔUL21)及UL21基因回复病毒(ΔUL21R)。一步法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细胞外和细胞内环境中48h,vBoHV-1ΔUL21的增殖比野生型毒株少1000倍,其空斑直径比野生型毒株的小85%。相比之下,vBoHV-1、ΔUL21R和BoHV-1UL21HA的病毒滴度相似。此外,UL21突变病毒的斑块大小也比其他病毒严重降低。UL21突变体的斑块大小几乎为野生型和反向病毒的85%。虽然斑块大小BoHV-1、vBoHV-1-ΔUL21R和vBoHV-1-UL21-HA病毒没有显著差异。这些数据表明HA标记不会干扰UL21的功能,而且UL21对病毒粒子的细胞质出芽至关重要。2.UL21蛋白对病毒核出芽的影响研究为了研究UL21蛋白的特性,利用BAC重组技术将HA标签与UL21基因融合。经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UL2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胞核内仅有点状分布。进一步探索UL21在出芽途径中的作用,将HA标签与UL21突变株和野毒株的核衣壳蛋白UL35分别融合表达,再经免疫荧光检测发现pUL21的突变不影响核衣壳的释放。同时,利用透射电镜对UL21缺失病毒以及野生型病毒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UL21缺失病毒以及野生型病毒感染细胞后,核衣壳总数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支持了我们前期的发现,UL21缺失病毒并不影响核衣壳的排出。超微结构证实UL21缺失导致细胞质中部分有包膜和无包膜病毒粒子聚集,而成熟病毒粒子数量减少。由于大量的衣壳蛋白在细胞质中积累,导致衣壳充分包裹,使UL21缺失病毒表现出次囊膜形成受阻。此外,TEM定量分析细胞内病毒颗粒的分布,结果发现胞核中病毒颗粒的核衣壳总数无显著差异;而与野生型或vBoHV-1-ΔUL21R病毒相比,vBoHV-1ΔUL21感染细胞后,胞质中有包膜病毒颗粒数量减少了约80%,胞外释放的成熟病毒粒子的数量减少了约90%。3.UL21互作蛋白研究利用质谱分析筛选并鉴定UL21的互作蛋白。将HA标签蛋白进行免疫沉淀,取目的带进行质谱检测,结果发现标记的蛋白质是UL21,而HA标记的UL21与UL16共沉淀,并经免疫荧光技术证实,这两种蛋白质形成了复合物。总之,本研究提供了证据,pUL21敲除导致严重的病毒生长缺陷,但不影响核衣壳从核内向胞浆排出。UL21蛋白在BoHV1病毒次囊膜形成以及组织培养中细胞间的扩散起关键作用。UL16蛋白作为UL21互作蛋白可能也参与这些生理活动。
其他文献
流感病毒单股负链分节段的基因组结构特点赋予了重组是流感病毒不断进化、跨种传播和不断流行的重要方式。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被认为极有可能进化为潜在的大流行毒株,而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1N1/2009)及其在猪体内的稳定感染增加了人们对于H5N1可能会与H1N1/2009重组进而产生极具危害性的新型重组病毒的担忧。本研究采用H5N1与H1N1/2009小鼠体内共感染的方式研
概述了压裂前与压裂后不同时期的压裂液实现降黏、渗吸、酸化、调剖和驱油功能的原理与方法,综述了压裂液多功能性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低成本多功能压裂液提供思路。
电厂发展过程中信息传递与共享方式不充分,导致系统无法有效处理联动信息,不利于对电厂人员的安全管理,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全新的电厂人员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在硬件设计方面,更换视频监控主要设备,重新选取使用网络、设计硬件组成。在软件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样化特征,设计系统对人员的定位监控功能、系统的关联分析与联动操作功能、系统告警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设计的监控系统具有极高的联动性能,可以反
布鲁氏菌(Brucella spp.)是兼性胞内寄生菌,是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布鲁氏菌病是世界范围内新兴的动物传染病。布鲁氏菌具有独特的调控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具有感染巨噬细胞的能力。自然宿主如绵羊、山羊和牛感染布鲁氏菌后会影响生殖系统,导致流产和不育;人感染布鲁氏菌后会虚弱、发热,主要特征为波浪热。在低收入国家中,羊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和猪种布鲁氏菌是最常见的三种布鲁氏菌,它们导致经济损失,危
永生细胞系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其自我更新能力、增殖分化模式、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癌症等疾病研究一直以来也是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细胞永生化是指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时候,由于自身基因改变或者外界因素刺激,例如细胞周期检查点通路受损、端粒酶的再次激活上调、原癌基因激活等影响,使细胞分裂加快,并突破了自我衰老与凋亡机制,从而实现了无限增殖,可以进行长期传代培养。目前,科研人员已成功建立了很多不同物种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人类基因组中超过98%的区域是非编码区域。ENCODE、Roadmap epigenomics等后续计划进一步发现,非编码DNA中包含如DNA甲基化位点、启动子、增强子等众多DNA调控元件。DNA调控元件通过激活或抑制转录事件,精准地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量。一方面,这些DNA调控元件正是由于其环境序列的特异性才能够参与转录调控;另一方面,DNA序列在数学上可被视为有限字母表上的有
菌落总数是评价柑橘汁品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以生物阻抗技术和感生电动势来研究柑橘汁菌落总数的快速检测。基于单片机技术和LabVIEW技术,选取双电极激励方式和恒温培养箱恒温测控模式,设计完成柑橘汁特定阻抗测量系统,选用温州蜜柑和脐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柑橘汁贮藏过程中电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而明确其最佳的配置参数和实验外界环境条件。在后续检测柑橘汁微生物菌落总数实验中,建立了基于电阻抗特性的柑橘汁电
2型糖尿病(T2DM)和阿尔茨海默病(AD)都是与年龄相关的衰老性疾病,二者存在多种共同危险因素。肠道微生物通过多种代谢产物参与胰岛素生理机能的调控过程,在胰岛素抵抗(IR)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从IR的角度,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T2DM及AD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作一综述。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是国内外果蔬作物上的“头号杀手”,其寄主范围广,严重危害250多种水果和蔬菜。目前已在我国多个省市报道发生,其世代历期短,繁殖力强,尽管已采取多种防治措施,但近年来其扩散蔓延速度快,为害逐渐加重,迫切需要建立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其种群增长。昆虫肠道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关系,能够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免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