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是指生活在农村且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集地,存在显著的自然依赖性,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情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乡村聚落散布在全国各地,截止到2015年,我国仍有81347万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可见,乡村聚落仍是我国人口的主要居住形式。“十八大”以来,各地政府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农村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传统的聚落分布格局,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涉及到我国农村聚落格局的根本变革,其顺利开展应以深入剖析农村居民点的地域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乡村变化迅速,乡村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地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黄陵县,人口不断增长,人地关系紧张,在人口生存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压力下,乡村聚落的布局发生显著变化,如何依据乡村聚落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规划乡村聚落,重构聚落格局,成为农村居民点研究的关键内容。以乡村地理学、人居环境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利用黄陵县2000年、2010年、2015年的乡村聚落分布数据,黄陵县DEM及黄陵县基础地理要素(河流、道路、地貌类型)矢量数据组成的数据库,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采用“时空演变-机制分析-空间重构”的研究思路,从规模、集聚特征、密度、形状四个视角分析黄陵县乡村聚落演变特征,剖析影响黄陵县聚落演变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最后,采用乡村聚落综合影响力测算法,将黄陵县居民点划分为零星、保留、中心居民点三种类型。利用“居住场势”法及最邻近聚类分析法,提出不同类型居民点的重构方式,优化乡村聚落布局。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5年,黄陵县乡村聚落变化显著,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15年间,黄陵县乡村聚落的斑块数量和面积均呈现先增长后缩减的演变趋势,各镇和各地貌类型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店头镇乡村居民点的斑块数量、面积高于其它5个镇,斑块面积由大到小表现为塬区>河川谷地>丘陵区。黄陵县乡村聚落的分布模式是集聚型,集聚性不断增强,各镇乡村居民点的分布模式不同。黄陵县乡村居民点形状特征不断变化,由简单向复杂再向规整化发展。不同镇、地貌类型区的复杂程度差异显著,工业镇的乡村聚落比农业镇的乡村聚落形状复杂,塬区乡村聚落形状相较河川谷地、丘陵较为规整。(2)黄陵县乡村聚落演变受地理空间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逐渐成为聚落演变的主导因素。全区乡村聚落在空间上呈现低海拔、低坡度、邻河流、邻县道、邻乡镇的特点。近15年来,全区乡村聚落的演变受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大。经济因素,工业化、城市化因素,政策调控因素成为聚落演变的主导因素。从因素作用的方式以及因素的类别,剖析了乡村居民点发展变化的影响机制,地理空间因素属于稳定型要素,并对聚落演变产生“持续强化的效应”;社会经济因素归属为动态型要素,对乡村聚落演变产生“倒U型阶段影响”。(3)聚落空间演变表现出新特征,迁移合并、集聚发展成为黄陵县乡村聚落重构的两大方向,这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黄陵县乡村聚落斑块呈现出“东密西疏,高密度区不断增加”的总体分布格局,受资源禀赋的驱动,由隆坊、阿党两个农业核心区——店头、桥山两个工业核心区——桥山-田庄、店头、双龙多核心区发展,乡村聚落空间上呈现“集聚—迁移合并”的趋势。零星居民点通过移民搬迁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脆弱区及区域地理条件差的乡村聚落迁移到具有发展潜力、生活条件好的区域居住。高密度分布区不断增加,集镇中心成为聚落分布的密集区,发挥集镇中心的辐射作用,实现农村脱贫致富。(4)通过实施以黄陵县城为核心、各重点镇为主干、中心村为基础的重构模式,实现聚落空间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产业发展。①形成隆坊、店头两大中心镇,加快新型城镇建设及城镇内涵的提升,做好城市和农村在市场信息、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商贸等方面的传输节点。②加强城市改造升级,加快城郊居民点的整理,加强与镇区的联系,桥山街道周边村落应遵循“限制建设+重点整治”的重构模式,其他镇的周边村落遵循“内部改造”的重构模式。③中心村走“优势特色产业驱动”的发展路线,以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发挥极核作用,为周边地区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