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青少年对民歌的接纳程度并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传播,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青少年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了直观地体验,在音乐审美趣味上更偏向流行音乐。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观、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因此在中小学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国家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育的地位逐渐提高,国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青少年对民歌的接纳程度并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传播,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青少年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了直观地体验,在音乐审美趣味上更偏向流行音乐。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观、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因此在中小学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国家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育的地位逐渐提高,国家在大力推进学校美育,美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把美育落实到初中音乐课堂民歌教学中,将民歌的相关知识转向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有效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本文思考并研究的内容。本论文从美育视域出发,以石家庄市S中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现状调查为基础,从多层面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民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并进行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为美育和中国民歌的相关概述,并对本论文所研究的美育与中国民歌进行界定;第二章对石家庄市S中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从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环境等层面分析该校民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民歌的选择以及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章根据提出的教学策略,选择3首代表性的民歌进行教学实践,并进行课程评价与反思。通过民歌教学实践和课后测评,笔者发现学生对民歌的审美态度有所转变,对民歌中方言、韵味、意境、旋律、内涵等方面有了新的认知。大部分学生可以较好分辨出民歌的音乐风格、民歌所处地区,也能够基本描述出民歌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在课堂上主动演唱民歌和参与创编民歌的实践活动,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学生通过学习民歌,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促进了该校初中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的发展,增加了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有效传承中国民歌与育人的双重目的。
其他文献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学生能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但大部分非绘本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语法词汇输入为主,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而英语绘本由于图文结合,主题鲜明,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因此在此背景下进行小学生绘本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者选取了2021年9月至12月底东胜区第七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级
2018年2月12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了首个针对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旨在为外语测试、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能力量表。同年6月1日,《量表》正式开始实施并且成为了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作为国内首个英语能力等级评估标准,《量表》的发布无疑为衡量国内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供了新的参照,与此同时,也为教师的语用教学以及学习者的语
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是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问题对于创新宅基地利用方式、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城乡关系理论、住宅和产权理论为指导,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宅基地变革的历史过程,对宅基地制度和功能演进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农村宅基地利用
茶亭十番音乐是自清朝道光中期就开始流传的一种传统器乐演奏形式,其发源于福建福州茶亭地区,是福建地区重要的地方音乐之一。茶亭十番经国务院批准在2006年6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亭十番音乐是历史的“见证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集结了地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且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结合近年来教育部门所提出的各项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根
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音乐通过两个或两个声部以上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和音乐内涵的表达被称为多声部音乐。总体来看,多声部音乐的范畴非常广,它以无限丰富的声部组合和声部运动形态展现了无可比拟的生动性,极大的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通过多声部音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共同协作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能力,在集体中学会统一,在统一中找寻自己的个性。高中阶段的孩子们随着身
义务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进行美育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培养人的审美内涵、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出与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挖掘美育元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小学年龄阶段是发展学生感知觉、思维空间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关键期,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在表现美和鉴赏美的实践活动中进行主动的探索与创新。论文选择3—6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经调查发现当前
随着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成为学生课外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影视资源的一部分,多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改革开放等现实题材为拍摄主题,与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联系密切,是仍需进一步开发的历史课程资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张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组织教学,开发影视课程资源。主旋律影视资源能拓宽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引导学生从影视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从而让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想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这一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又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总是细节的构成者,事件的推动者。因此“人物”这一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希望通过设计以人物为主线的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与历史事件、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感受历史时代的变迁,领悟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对于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尤其是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成为了主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政策的陆续推行,全国各地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精神需求,关注美育,培养孩子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及创造
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多声部歌唱教学是建立在单声部歌唱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多声部听觉、感知和合作演唱能力培养的,体现高层次、多重音乐素养和训练的教学,对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所在地区小学段音乐教材中多声部歌唱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结合小学课内外音乐歌唱活动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小学多声部歌唱教学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