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蛭弧菌是一类具有噬菌体功能,对能导致渔业养殖病害和人类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具有良好裂解清除效果的寄生性微生物。本实验采用DNB双层平板法以一株革兰氏阴性菌SWBC-B6为宿主分别从天津某排污口、天津月牙河及福建泉州淡水环境分离出5株可以裂解宿主SWBC-B6的菌株,其中从天津排污口分离一株,命名为TJP,从天津月牙河分离一株,命名为TJY,从福建淡水环境分离三株,分别命名为FDZZ1,FDZZ2,FDZZ3。通过观测5株菌在DNB双层平板上形成的噬菌斑的形状,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它们的形态,并对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可以鉴定这5株菌为蛭弧菌。我们研究了5株蛭弧菌对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13株能导致水产渔业养殖病害及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的裂解能力,并研究了各种环境因素包括pH值、温度、盐度(NaCl)、原宿主浓度及蛭弧菌的初始浓度对它们生长繁殖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5株淡水蛭弧菌对水产养殖中的经常致病的13株菌均有较好的裂解效果,FDZZ1、FDZZ2、FDZZ3、TJP和TJY对13株常见致病菌的裂解率分别为61.5%、69.2%、76.9%、53.5%和69.2%,如果考虑5株蛭弧菌的协同使用,它们对13株常见致病菌的裂解率可达92.3%; FDZZ1、FDZZ2和FDZZ3在pH6.8-7.7间均有较好的生长繁殖能力,其最适pH约7.4; TJP和TJY在pH6.5-7.7间均有较好的生长繁殖能力,其最适pH约7.1;盐度对5株蛭弧菌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FDZZ1、FDZZ2、FDZZ3和TJY对外在环境盐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当环境盐度从0%增加到0.5%时,上述4株蛭弧菌的生长繁贿能力会有显著下降,在1%的盐度下,上述4株蛭弧菌的生长繁殖能力基本丧失,而TJP在盐度为0%-1.5%的范围内的生长繁殖能力基本没有变化,当环境盐度达到2%时,TJP的生长繁殖能力才有较明显的下降;蛭弧菌是嗜温性微生物,FDZZ1、FDZZ2、FDZZ3在25℃-35℃间有较好的繁殖生长能力,TJP和TJY在20℃-35℃有较好的生长繁殖能力,30℃是5株蛭弧菌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对于5株蛭弧菌而言,宿主浓度为2×1010cfu/ml是其最适合的生长繁殖环境,一次性培养得到的培养液中蛭弧菌游泳体浓度的上限为106cfu/ml左右,一次性添加过多宿主至培养液并不利于蛭弧菌的生长繁殖,大幅提高蛭弧菌的初始接种量不能进一步提高培养液中蛭弧菌的最高培养浓度,初步设想制备更高浓度蛭弧菌培养液的可行方法是:在培养过程中,不断补加新鲜宿主至培养液,使培养液中的宿主浓度维持在2×1010cfu/ml左右,然后经过长时间培养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