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直接投资已取代国际贸易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从近些年的理论进展与发展实践来看,逐渐接受和证实了产业集聚正在取代传统因素成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因素。因此,本文拟从产业集聚视角来重新审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试图探讨以下问题:第一,开放条件下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是什么?第二,在产业集聚视角下国际直接投资以何样的方式和途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第三,国际直接投资及其集聚经济效应是否一定带来增长与发展差距的扩大,如若不然,是否存在促成产业间平衡发展与收入差距收敛的路径和机制,这一路径和机制又是什么?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入手并引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当中的作用,在分工与专业化视角下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其动态演化;同时构建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接着,论文将研究推进到具体的农业产业,在产业集聚视角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重新审视,并与非集聚经济环境下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产业集聚条件下,外资对农业的影响将通过制度层面的作用使外资的积极效应放大,消极效应减低。与此同时,在产业集聚环境下存在自发力量驱使制度不断的得到创新。然后,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论文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运用统计和实证分析方法,并以我国农业集聚、农业FDI等事实数据为基础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首次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框架下探讨产业集聚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动关系,并将之运用于具体的农业产业问题研究;同时,从制度层面构建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成长与发展影响的内生机制。第二,从产业集聚与国际资本流动的互动关系中,研究二者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城乡差距收敛和产业均衡增长的实现提供可行的路径。第三,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提出我国农业高效、高质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尤其强调了制度层面的作用。
其他文献
对9例电焊工尘肺患者的影像学进行分析,本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以全肺弥漫分布的致密度高的圆形小阴影为主,肺组织纤维化表现与接触矽尘的相似。建议为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身心
编者按: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应自然规律的生存方式,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建筑风格。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修建了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
现如今,社会上发声最多最积极的莫过于两个群体,一个是“专家说”,一个是“网友说”。这两“说”虽都是民意,但又各具特点,各有其用。  专家,术业专攻,技艺超群,是个很神圣的称呼。专家破难题迎刃而解,看病药到病除,破案手到擒来,讲课让人茅塞顿开,因而“专家说”也很有权威。一件事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只要专家一发声,就一言九鼎,意见统一了。感谢“专家说”,为我们指点迷津,释疑解惑,既提高了大众的科学素养,
期刊
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产权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规范利益集散功能的制度安排,直接影响着企业及企业成员的激励形成,因此,企业产权关系及制度成为现代企
自1860年后天津、烟台等华北口岸城市相继开埠通商以来,天津凭借其在华北地区便利的交通条件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在近代华北地区的对外贸易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天津对外贸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