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躯干支柱力量强调肩部、躯干、髋部的共同发力,强调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都要保持躯干稳定性,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强调由近端向远端由核心对四肢动作的有效控制。保持在正确的身体姿态下对动作控制的躯干支柱训练,能提高运动过程中能量传递的有效性,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本文主要研究同一躯干支柱训练手段不同训练负荷对核心肌群影响,为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提供有效训练负荷。实验以首都体育学院田径专项16名达到二级运动水平的学生为实验对象,两种不同的训练负荷,分别是Ⅰ组实验组大量中强度负荷,Ⅱ组对照组大强度中量负荷。运用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前、实验后利用Back-Check肌力测试仪器、FMS仪器所测肌群肌力数据的变化,分析与讨论两次实验的测得数据,比较不同训练手段对于核心肌群的影响与变化,从而为教练员、体能训练师等提供增强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负荷安排的参考依据。经过八周短时间系统的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对实验者腰腹核心肌群进行肌力测试,比较分析实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论:1、八周躯干支柱力量训练,两组核心肌群腹部屈肌、背部伸肌以及腹部斜肌增长明显,实验组大量中等强度训练负荷大于大强度中等负荷对照组。2、两组训练负荷的核心肌群力量都具有促进效果,核心部位的肌力增长、稳定性增强,躯干对四肢控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能量由中心向四肢、由近端向远端传递的有效性;有效预防动力链传递中能量的泄露、预防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产生。测试后实验组更优于对照组的肌力成绩。3、不同负荷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对于机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组受试者在身体素质测试上有显著增长,实验组的成绩提高在增长幅度上明显的高于对照组。4、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对于传统核心训练是一种补充,新型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促成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