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与普及,迫切要求开发一种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电压Li Ni0.5Mn1.5O4(LNMO)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650 Wh/kg)、低成本等优点,但该材料存在大倍率及高温环境下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为改善LNMO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法构筑了八面体结构LNMO材料、共沉淀法构筑了中空球状结构LNMO材料、一锅法构筑了中空球状-纳米棒状混合形貌LNMO材料,并通过石墨烯表面包覆、Ti4+离子体相掺杂、全锂电解质改性包覆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改性处理对LNMO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第一性原理计算(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等材料分析方法研究了改性处理后LNMO材料循环性能的提升机制及复合材料的嵌锂机制。采用高温固相法构筑了八面体结构LNMO材料,通过退火处理优化了LNMO材料颗粒尺寸,提高了循环过程中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从而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如退火处理后LNMO材料在10 C放电倍率下第1000次循环的比容量为87.8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7.4%。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分散剂NMP制备了纳米尺寸LNMO材料,并以NMP为N源在材料表面引入了Ni-N结构,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进一步改善了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如在0.2 C和2 C放电倍率下的比容量分别为125 m Ah/g和115.3 m Ah/g,远高于未处理LNMO材料的比容量(115.6 m Ah/g和92.5 m Ah/g)。采用共沉淀法构筑了中空球状结构LNMO材料,石墨烯表面包覆改善了该材料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如55°C下100次循环后石墨烯-LNMO复合材料在2 C放电倍率下比容量(87.8 m Ah/g)和容量保持率(98.8%),远高于LNMO材料(41.8 m Ah/g,87%)。SEM、TEM、EIS阻抗谱及原位XRD等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包覆改善了LNMO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减缓了LNMO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反应,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LNMO材料表面微裂纹的产生,提高了LNMO材料的大倍率长循环和高温循环稳定性。采用共沉淀法构筑了Ti4+离子体相掺杂中空球状结构Li1-xNi0.5Mn1.5-xTixO4(LNMTx O,x=0.01,0.02,0.03)材料。DFT研究结果表明,与Mn-O、Ni-O键结合能相比,Ti4+离子掺杂引入了较强的Ti-O键,降低了LNMO材料体系的能量。Ti4+离子掺杂缓解了LNMO材料充放电过程中Mn3+离子溶出和二次相Ni0.25Mn0.75O2产生,提高了LNMO材料的热扩散速率,从而改善了LNMTx O材料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如55°C下100次循环后LNMTx O(x=0.02)材料在2 C放电倍率下的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14.4 m Ah/g和98.4%。采用一锅法构筑了中空球状-纳米棒状混合形貌LNMO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锂电解质改性包覆处理。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全锂电解质改性包覆处理后LNMO材料(LNMO-CG)在20 C放电倍率下1000次循环后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20.6 m Ah/g和96.2%,远高于未处理LNMO材料的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60.6 m Ah/g和79%),在以Li2Ti O3(LTO)为负极的全电池中,LNMO/LTO和LNMO-CG/LTO在0.1 C放电倍率下比容量为124.5 m Ah/g和149.1 m Ah/g,2 C放电倍率下比容量为53.1 m Ah/g和97 m Ah/g。SEM、TEM及In-situ-XRD等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球状-纳米棒状结构有助于改善LNMO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全锂电解质改性包覆进一步改善了该材料在大倍率及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分散在LNMO材料表面和内部颗粒边界处的全锂电解质减缓了液态电解液向材料内部渗透,缓解了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坍塌,在材料表面和内部提供了锂离子快速传输通道,弥补了循环过程中锂损失,从而提高了LNMO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的电池体系之一。然而,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多硫化锂的穿梭行为及其缓慢的转化动力学。在正极中引入能够调控硫物种物理或化学行为的媒介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钼基材料在加氢脱硫和电化学氧还原等反应中都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在提升锂硫电池正极反应动力学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不同钼基媒介材料,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的
学位
太阳能光热蒸发海水淡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和低成本等优势,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太阳能光热界面蒸发器存在蒸发速率较低和盐积累等弊端,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而,本论文通过对光热界面蒸发器的结构设计、制备和改性一体化研究,获得兼具高效海水淡化和抗盐沉积能力的三维光热界面蒸发系统,为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几何光学理论、辐射能量传递理论和传热学理论,采用虚拟仿真方法设计三
学位
炎症可以引发众多疾病,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是防病保健的重要途径。氧化应激是导致炎症的主要诱因,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受NF-κB信号通路所调控,因此,启动内源抗氧化反应、抑制NF-κB激活是机体主要的抗炎作用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大米蛋白富含蛋氨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降低机体脂质水平等多种功能特性的植物性蛋白质。但是,迄今为止尚无法全面解析大米蛋白是否具有体内抗炎作用,特别是缺乏对大米蛋白如何启动内
学位
燃油的氧化脱硫(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ODS)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以及易脱除芳香类含硫化合物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其中,高效ODS催化剂的制备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因具有丰富的金属锆位点和孔隙以及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研究发现该类材料在ODS反应中因活性位点的匮乏导致其催
学位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导致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可再生碳资源用于化工产品的合成。CO2的捕集及利用技术在实现CO2减排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对CO2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CO2与环氧化物耦合制备环状碳酸酯是最具有潜力的反应之一,该反应具有高原子利用率,且产物环状碳酸酯广泛应用在电解液、绿色溶剂以及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由于CO2的化学惰性问题,需要开发出高效催化剂应用
学位
镁锂混合离子电池兼具锂离子电池中快速的扩散动力学和金属镁负极高安全性的优势,能显著拓宽传统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范围,因而被视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二次电池。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型电极材料,Nb2O5的稳定性高且其充放电电位窗口与镁锂混合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适配性强。此外,独特的晶体结构为离子的扩散提供了快速通道,在高倍率性能方面具备较大的潜力。然而,Nb2O5具有较差的本征低电子导电性,导致其作为
学位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因其窄的发射波段、长的荧光寿命、小的背景干扰及可调的输出光色等优势,现已在数据储存、生物成像、3D显示、防伪和温度探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低的发光效率、差的温度探测灵敏性以及窄的光色调节范围仍然严重阻碍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实际应用。本论文以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的稀土掺杂氧化钆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光强度低和温度探测灵敏度差的问题,利用便捷的激光敏化处理增强Yb
学位
在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城市更宜居的城市化战略的背景下,对城市室外热舒适的研究势在必行。室外热舒适水平的提升会增加室外活动人数并延长人群室外活动时间,对提升气候宜居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目前严寒地区的室外热舒适研究相对于其他气候区来说起步晚、成果少。严寒地区有着与其他气候区迥异的气象条件,室外热舒适研究可能无法直接借鉴其他气候区的研究成果,现有的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气候
学位
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且硫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硫正极侧存在着诸如活性物质电导率差、充放电期间体积变化巨大、中间产物多硫化锂溶于电解液造成“穿梭效应”及硫物种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等问题。本论文以普鲁士蓝类似物为前驱体设计合成双金属氧化物Co Fe2O4,并通过表面修饰或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出三类同时具有高电导率、充足容
学位
碘代造影剂(Iodinated X-ray contrast media,ICM)作为一类医学诊断药品,每年全世界使用量可达3.5×10~6 kg。这类化合物在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净水厂出水中均有检出。有研究报道,这类化合物与臭氧分子的反应速率低于0.8L/mol·s,在常规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单独臭氧氧化工艺对ICM的去除效率仅达到55.0%。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的的氧化技术,实现这类化合物的高效去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