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考古是一项新兴的学科,其中涵盖了历史、文化和科技。作为纺织品的两大重要原料,纤维和染料在纺织考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两者的分析测试,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纺织品的历史年代,使用的原料来源,染色织造的工艺,以及纤维和染料的老化状况,并且在鉴别出纤维和染料的品种后还能为古代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此外,纺织品有别于其它的无机类文物,它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利用现代分析方法,鉴别出古代纤维和染料的种类,能为纺织品保护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使保护研究能够更加切实有效。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新疆营盘出土纺织品的纤维鉴别与分析,魏晋时期天然染料的研究以及对营盘出土纺织品的染料鉴别与分析。选择这一区域的古代纺织品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们的织造工艺和纹样特征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过现代分析方法对这些纺织品的纤维和染料进行分析是为了能够从纺织原料上来探索当时的织造工艺和染色方法,并从中寻找出中西商贸往来的信息。在本项研究中,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新疆营盘出土的纺织品纤维进行了鉴别和分析。发现该墓地出土的纺织纤维有蚕丝纤维、羊毛纤维、棉纤维和麻纤维。对蚕丝纤维还进行深入地品种鉴别和老化分析,结果显示营盘的蚕丝纤维可以分为两种,桑蚕丝和野桑蚕丝。老化分析采用了红外光谱法比对了现代桑蚕丝和古代样品在酰胺III带特征谱峰“I1264/I1230”的强度,认为营盘丝纤维老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当地的干燥酷热的气候引起的。营盘纺织品的染料研究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和高效液相色谱联质谱检测器(HPLC-MS),检测的结果显示,红色样品全部为茜草染色,蓝色样品全部为靛青染色,而黄色染料则可能是木犀草类的染料染色。其中,木犀草染料在魏晋时期没有出产,可能是从西方进口而来。此外,由于魏晋时期的染料品种繁多,本文还进行了这一时期天然染料的染色研究,并对染色后织物进行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检测,获得的基础数据为当时染料的鉴别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