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超过了儿童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但影响儿童的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还可以导致成人期社会的适应不良、情绪障碍、药物滥用、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儿童行为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游戏是儿童的语言,游戏治疗以游戏为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自然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问题,并解除困扰。儿童在游戏疗法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指导、自由表达、接纳自我、更有创造性等。箱庭疗法是游戏疗法的一种形式,儿童在治疗者所创造的“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内利用沙、水和玩具模型游戏,有利于儿童自由地表达情感,有利于引发儿童的想象和唤醒他们的自我治愈潜能。本研究从儿童行为问题出发,通过个案研究法,探讨箱庭疗法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干预效果。整个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儿童行为问题概念、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并且,结合以往对箱庭疗法的研究,探讨箱庭疗法在儿童行为问题中运用的可能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教师提名法和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对大连市某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班的幼儿进行了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问卷,设定筛选标准,筛选出问题较严重的5名幼儿,并对5名幼儿的行为问卷量表得分进行了前后测比较。第三部分是个案箱庭干预的结果与分析。本研究从箱庭的创伤主题、治愈主题和转化主题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的前后测对比,结合教师的评价和箱庭主题特征的变化有效的改善了儿童的行为问题。本研究得出的结论:1.箱庭疗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改善。2.行为问题儿童的初始箱庭受伤主题明显。3.行为问题儿童的最终箱庭治愈主题明显。4.学前儿童对箱庭作品主题概念不清,自我概念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