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发展始终摆脱不了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且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灾害种类越来也多;随着人类资产密度的增加,灾情也越发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灾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对灾害教育都很重视,达成了共识,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保障灾害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承载着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灾害素养和避灾能力是公民素养中的重要一环,灾害教育必然要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中地理教学与灾害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自然灾害与防治》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选修模块,高中地理教学是实施灾害教育的重要载体,高中地理课堂必须是灾害教育的主战场。本文对目前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和教师在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中的感受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指出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为在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目前教学方式单一,方法陈旧,目标指向单纯,学生兴趣不浓,课程地位不高,实际应用不强,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对灾害知识本身研究比较多,但对灾害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比较少,灾害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支撑,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和完善的教学体系。笔者对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模块所涉及的灾害知识进行了整合和优化,认为应打破传统界限,注重必修和选修的有机联系和配合,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学内容。笔者提出在灾害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选取多种教学方法,并注意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笔者最后提出了教学案例供参考。笔者认为,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策略上应该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担灾害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