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长,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在此背景下,农地非农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农用地或耕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尽管我国出台了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保量却难以保质,新增耕地质量普遍较低、利用效率不高。如何既能维护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又能为城市化提供充裕的空间呢?土地整治正是补充耕地、改善土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以便释放更多土地利用空间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近十年来土地整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区域差异测算方法对我国省域层面土地整治效果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测算;再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耕地保障和粮食安全”、“乡村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生活宽裕与乡风文明”四个维度构建了土地整治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TOPSIS评价法对我国土地整治的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最后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了我国省域土地整治效果的空间关联性,并建立合适的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土地整治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间我国土地整治的效果较为显著,但已进入瓶颈期;(2)我国土地整治效果的区域差异波动频繁,整体呈现缩小的态势;(3)2008年和2012年的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水平处于良好的增长阶段;(4)从各等级数量的统计情况来看,各省绩效水平呈现“头轻脚重”的结构特征;(5)我国土地整治效果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且地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末人均住房面积和土地整治项目密度等四项指标正向显著,人均耕地面积对土地整治的效果具有显著的负向显著。最后,本文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如何完善我国土地整治效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