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多拷贝区域的研究和在结直肠癌病人中发现转移分子标志物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组重测序来鉴定遗传变异位点的方法,在遗传学、基因组学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多拷贝区域(Multi-copy regions,MCR),即在基因组不同的位置存在相同序列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遗传变异位点发现的准确性。因此,本研究使用“平铺序列”比对到人类基因组(hg19)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平铺序列”为300bp的序列片段,间隔1bp。比对结果显示人类基因组上存在63,897个多拷贝序列(Multi-copy sequence,MCS),共形成了 151,749 个 MCR,约占基因组长度的1.98%,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MCR与3800个基因的UTR(Untranslatedregions)或外显子重叠、其中80%的MCR与长程染色质相互作用的区域重叠、ClinVar数据库中5133个有致病性的遗传变异位于MCR。此外,MCR中遗传变异位点的检测更容易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因此对于MCR中的结果校正尤为重要。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判断MCR的方法,为后期的结果校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致死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通过下一代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对的结直肠癌组织发现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基于此,我们通过搭建一套基于GATK的分析流程,并将MCR研究成果整合其中,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肿瘤基因组学分析流程,发现结直肠癌转移分子标记物。本研究一共设计了 3次高通量测序实验,第一次使用了 11例CRC淋巴转移病人和1例肝转移病人的样本,对每个病例的正常组织、原发癌组织和转移癌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找到了 13个与淋巴转移相关突变基因,还筛选出36个高频肿瘤驱动突变基因和31个易感基因。第二次全外显子组测序15例新增CRC病例,经过两种转移样本联合分析,我们得到了 10个淋巴转移特异和6个肝转移特异的突变基因。此外,我们构建了 11例CRC的肝转移和淋巴转移的分子进化树,展示了结直肠癌从发生到发展的完整的基因突变过程,揭示了结直肠癌的淋巴转移和肝转移可以独立发生和发展的现象。基于前两次的实验结果,第三次实验使用了 96例CRC淋巴转移病人样本进行了 76个候选基因的捕获测序,其中4个与淋巴转移相关突变基因、8个原发癌驱动突变基因及6个结直肠癌易感基因得到确认。结合三次测序结果,我们认为FAT4和POLR3B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分子标志物,这一新发现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研究构建的分析流程除了应用于肿瘤领域,也可改进推广到发现疾病致病位点或单细胞分析等领域。
其他文献
阿特拉津在世界范围内有60多年的生产使用历史,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其中美国曾是世界上使用阿特拉津最多的国家,年使用量超过30000t。由于美国环保署(EPA)曾一度认为阿特拉津的使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并未禁止其使用。因此,在越来越多的除草剂因安全性问题受到质疑及被禁止使用的环境下,阿特拉津的使用量逐年增高。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等是最早使用阿特拉津作为除草剂的国家,上世纪60年
学位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不断有国外学者关注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 ALL),并展开了相关研究,而国内的研究还较少。目前关于前外侧韧带的解剖依然存在不少争议性的且实质性的问题。通过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MRI)检查来识别正常前外侧韧带或是诊断前外侧韧带损伤还在研究中。在考虑修复重建前外侧韧带之前,对前外侧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功能
学位
1.研究背景与目的:窖蛋白-1(Caveolin-1,Cln-1),一个22kD的跨膜蛋白,是胞膜窖(Caveolae,Cle)组成中最重要的结构蛋白。Cln-1结构中的N-末端与C-末端都朝向细胞质[1],N-末端82-101位氨基酸残基形成窖蛋白“脚手架”结构域(CSD),在Cln-1与众多胞内信号蛋白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Cln-1结构中另一个关键结构域是14位酪氨酸(Y14),在对细胞刺激
学位
背景与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以及神经元的大量丢失及突触功能障碍。Aβ沉积能增加GSK3β活性,继而引起Tau蛋白的磷酸化,促进神经元的凋亡。PKCβ是典型PKC中的一种亚型,能促进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
学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病率排名第二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非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两大类。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障碍,主要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变化相关。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等,主要与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相关。海马区和黑质区在PD的发生和治疗中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聚焦海马区,探讨PD认知障碍发生的Rac
学位
围生期氧供不足引起的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脑损伤,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尽管新生儿医疗取得一定进展,脑HI仍是造成新生儿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发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极为重要。远端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C),是指在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缺血后,于四肢施行若干循环短暂的阻断和恢复血流。麻醉药后
学位
毛囊是人体复杂的微小器官,其最主要的功能是生长毛发。作为皮肤的附属器,毛囊具有独特的发育机制和生长规律。由于对毛囊周期循环的信号调控机制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对许多毛发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活化素(Activin,ACT)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生长调节。课题组近期研究发现:ACT B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并
学位
背景与目的:纤维化发生是预测慢性肝损伤和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缺少可靠指标预测早期肝纤维化。新研究数据表明:胆管反应(ductular reaction,DR)和纤维化发生存在机制联系,暗示血清中DR相关分子是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候选因子。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血清中DR相关分子的表达,并评估其与组织中DR和纤维化生成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地,初步探讨DR促进肝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机制。
学位
肿瘤细胞依赖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代谢转变来获得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底物。糖酵解对建立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也至关重要[1]。因此,为了发掘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阐明控制肿瘤代谢的途径至关重要。MTR4是与核外切复合体相关的RNA解旋酶,在RNA合成及质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2]。我们首次发现,MTR4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肝癌患者的不理想预后相关。MTR4通过促进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代谢转变,在肝癌
学位
背景与目的:占骨组织总细胞的90%以上的骨细胞是一种机械力学感受细胞(mechanosensory cell),骨细胞能分泌 DMP1、MEPE、FGF-23、Phex、SOST等因子,参与钙磷代谢与骨稳态的调控。骨稳态失衡导致骨结构与功能性疾病(如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探究调控骨生成的作用机理对骨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雷帕霉素机制性靶蛋白(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