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评价急性肺栓塞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基于几何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自动检测肺栓塞,三维可视化栓子在血管中的分布,自动计算栓子的体积、附壁长度、栓塞面积/管腔面积等定量指标,为影像科医师提供准确、简单、快速的诊断,为临床医师提供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的工具。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因临床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而于我院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3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8±14.4岁)。由两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图像进行浏览与评价,意见不统一时协商取得一致结果。人工判读得到每位患者的Qanadli栓塞指数与Mastora栓塞指数。采用数字肺肺栓塞测量工具,获得每位患者的栓子总数(N)、栓子断面栓塞程度总和(P,栓塞面积/管腔面积)、栓子总体积(V)、栓子附壁长度总和(L)。比较计算机定量指标与人工判读得到指标的相关性;评价在计算机辅助下判读得到Qanadli栓塞指数与Mastora栓塞指数与人工判读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记录计算机辅助下判读和人工判读所用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所用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自然数与百分数表示。配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等级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可靠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并以差值1.96SD作为上、下界限绘制Bland-Altman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计算机定量指标V、L、P、N与Qanadli栓塞指数呈中度相关(r=0.635,r=0.630,r=0.505,r=0.576),与Mastora栓塞指数中度相关(r=0.619,r=0.616,r=0.487,r=0.560),以上相关系数均有p<0.05。计算机辅助下判读与人工判读Qanadli栓塞指数差异为1.83±2.19;有96.7%(29/30)的测量指标位于95%置信区间内(ICC=0.998);Mastora栓塞指数差异为1.46±1.62,有96.7%(29/30)的测量指标位于95%置信区间内(ICC=0.997)。两种方法所用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195.7±77.0VS179.2±73.3,p<0.05)。 结论:计算机辅助诊断肺栓塞与人工判读方法相关性好,它是一种全自动、可靠、直观的评价肺栓塞的方法,较人工方法更简单、方便、快速,弥补了主观性强、诊断不完全等缺点,并且明确显示栓子的位置、大小,为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第二部分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评价急性肺栓塞所致右心功能不全的定量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右心功能参数与CAD定量指标的相关性,为诊断右心功能不全提供新的方法,更有利于评价肺栓塞患者的严重程度。 方法: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在轴位上选取心室最大层面测量左右心室最大直径(RVd、LVd)及最大面积(RVa、LVa)、主肺动脉最大直径(MPAd)、上腔静脉直径(SVCd),同时计算RVd/LVd、RVa/LVa,分析以上指标与计算机测量栓子定量指标(N、P、V、L)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等级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 结果:RVd/LVd、RVa/LVa、MPAd、SVCd与栓子体积、栓子附壁长度呈中度相关,右心功能参数与余栓子定量指标呈轻度相关。 结论:计算机得到的栓子定量指标与右心功能参数呈中度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右心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