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化带来土地、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外来务工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导致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土地的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农业生产直接影响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所以,探讨农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我国人口发展以及农业、居民消费食物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农业生产视角对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运用结构方程模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并对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农业生产的视角对农地人口承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从1990-2012年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呈阶梯状上升。到2012年,在宽裕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人口承载力分别为213328万人、187069万人和166206万人,实现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连续增长。(2)虽然目前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已经可以负担得起富裕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数量,但是环境容量等级还处于极缺和欠缺的水平。2.本文选取生产条件、农业科技、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的12个影响因素作为影响农地人口承载力的三个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表明:(1)生产条件是影响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因素,其因子载荷为0.991。(2)自然环境、农业科技、生产条件三个潜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农业科技和生产条件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4,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2。农业科技和自然环境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条件间接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3)各可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自然环境的可测变量与生产条件的可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多为负值,说明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中间物质消耗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可见对土地的投入和土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第一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之间互为负相关关系,表明机械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3.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用机械替代劳动力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资本对土地的替代弹性是逐年递减并且小于1,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逐年递增并且大于1。这就说明我国对于土地的资本投入基本饱和,然而机械对于劳动力的替代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与地形条件相关。农业机械-劳动力替代弹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平原以及农村劳动力较多的地区,这些地区比较适合大型农机具的耕作。(3)资金投入对土地的替代与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相关。资金-土地替代弹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稍微落后的地区,替代弹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论文最后从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提出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