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范畴中的模糊现象及其启示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中的模糊词语和表达无处不在,比如“漂亮的女孩”,“许多人”,“天气很热”,“雨下的很大”等等。日常交际中,人们能够毫无障碍的使用这些模糊词语和表达。但是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语言现象?传统的非对即错的真值理论无法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1965年,美国科学家L.A.Zadeh提出了“模糊集合论”的概念。根据该理论,人们可以用“模糊度”来解释语言的模糊现象。从那时起,“模糊集合论”成为语义模糊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并且为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Zadeh声称“人们经过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大部分人类的认知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并非是建立在传统意义的结构上的,而是建立在‘模糊集合’的基础之上,即范畴之间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从范畴成员过渡到非范畴成员是渐进的而非突兀的。”作为传统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模糊集合论允许范畴成员在范畴中以渐进的等级关系存在。每个范畴成员都被赋予了一个从0到1之间的隶属度。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概念范畴甚至日常范畴都可以被看作为一个集合。该集合的成员不必按传统的范畴来划分而是以隶属度来划分。   该论文旨在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范畴的模糊现象。首先,作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在回顾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语义模糊这种语言现象进行了整体描述。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像,语义范畴的模糊性该如何被解释以及理解?上述问题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家族相似性原则进行阐释,语义模糊有其认知理据。对语义范畴模糊性的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该过程有自己的一套机制。了解了这些之后,人们就很容易去理解语义模糊这种语言现象了。语义范畴的模糊性不是语言的缺陷,而是一种有效的交际工具,它可以为外语学习和词典编纂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原本贫瘠,落后的西部得到开发后变得富庶,文明,人性中的道德困扰和精神危机日益明显。挽歌作家敏感地发现了这一主题并创作相关作品揭示该现象,表达对西部传统美德如勤劳,质朴
交际课程中的口语行为设计在“德语作为外国语教学”(DaF)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和应用口语行为,已成为这个领
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研究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指出:媒体中的刻板女性形象是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是性别上的不平等。然而,对
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必须“隐身”。而具体的翻译过程则被视为一种模仿性的和非创造性活动。因此当不少学者尝试把不同的文体概念运用于翻译研究中时,原作者风格的再现
悲剧是一种为众多观众所欣赏和热爱已久的古老而流行的文学或艺术形式。其原因主要是悲剧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我们在欣赏悲剧时总是为悲剧中主人公那令人心碎的经
《押沙龙,押沙龙!》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亦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美国内战为背景,讲述一个南方家族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   小说篇名直接取材于《
本文旨在分析《都柏林人》中的死亡。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中,死亡贯穿整部作品,体现在诸多方面,蕴含了乔伊斯对于死亡的理解。本文先分析《都柏林人》中所体现的物
“其实世界上到处都是谜题,人正是从问第一个‘为什么’才开始真正成为了人,它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浩繁漫长的解谜史,推理小说为什么不能写深、写大?”  冶文彪曾花7天时间数《清明上河图》里边的人物,在电脑上数完,又在10多年前在开封买的原大绢本上数了一遍。最终的答案是824个人。这段时间他中了那次宋朝古都开封之行的魔障,他要做好旅行指南穿越到宋朝,与画中这800多号人聊一聊天。  宋
虽然莎士比亚辞世已近四百年,不论是在学者的书斋,还是伶人的舞台,莎翁仍旧独领风骚,饮誉四海。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吐露芬芳,活跃的翻译实践与研究自然功不可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