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短暂的自由贸易之后,流通领域里实行了长达32年(1953-1985)的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流通体制在前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后期就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这种体制安排使得零售业态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2年商业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活力,零售业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百货店一直把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逐步下滑和衰退,近几年又开始复苏。与此同时,新型业态开始导入,逐步衍生、发展,并对传统业态形成冲击。在外资零售企业的影响下,超级市场、专卖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相互角逐,并不断蚕食着传统百货业的原有领地。另一方面,在有店铺业态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无店铺业态也进入中国。电视购物、网上商店、邮购、电话购物、自动售货亭以及直销等也成为人们熟悉的业态。中国的入世和2004年12月11日零售商业的全面开放以后,各种零售业态内部及其业态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中国零售业态的变迁引起了学者们对此研究的兴趣,但是用西方现存的零售业态的变迁理论来解释中国的零售业态的变迁并不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在中国国情的背景下,零售业态的变迁遵循着一条独特的规律。本文探析中国零售业态变迁的理论解释,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去分别解释中国零售业态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变迁。本文认为中国零售业态的变迁是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业态变迁的过程中可以有政府的参与,但是决不是采取指令性行为,而是采取指导性行为促进业态的发展。本文首次从经济史的角度对我国零售业态的变迁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提供了业态变迁的有益启示。
改革开放前,中国零售业游离于世界商业经济的领域之外,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中国零售业态的变迁体现着中国国情和中国商业的发展轨迹。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零售业必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业态变迁的加剧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