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学习者为中心,探讨了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七十年代就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其中的语言输入理论,克拉申把它表达为“i+1”,即语言学习者是从已知的语言知识i,通过语言输入,才达到“i+1”的语言水平。语言内在习得大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语言习得的效果受学习者的智力因素、个性差异、学习动机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态度、个性、动机和兴趣等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出发,Jane Arnold认为,学习者在认知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有一个对事物进行评价的过程,即刺激评价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生物评价系统控制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刺激评价和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情感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反之就会起阻碍的作用。在心理学领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如果学习者具有强大的学习动机,希望通过学习语言来满足滋生的内在需求,那他一定是个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习者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奥苏贝尔(Ausubel)提出的六种需求和或欲望是所有需求中最本质的,而且他们与第二语言习得有着特殊的关系。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看,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认为,社会心理距离越小,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持积极态度,对其生活方式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