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变动应具有一致性,但越来越多的事实都对这一基本定理提出了挑战。近20多年以来,多数的工业化国家所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与急剧下跌均发生于物价下降和经济稳定的环境中(IMF,2000,P.77);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这种背离关系在中国也同样存在。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变动的不一致给政府带来了两难的政策困境,即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防止通货紧缩的两难,以及防止资产泡沫破灭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两难,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如何破解政策的两难困境展开了探索。然而,在探讨政策的两难困境能否得到有效破解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造成政策两难困境的价格悖论(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背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价格背离是偶发性还是频发性现象?这种背离关系是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货币政策在其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本文首先以拓展的货币数量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货币市场、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三位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借助凯恩斯主义的总供求模型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背离的理论可能性进行论证;同时,通过选取中国的一个货币政策周期,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背离关系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两者在现实中的背离关系明显存在。接着,本文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背离的货币因素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对货币供给、货币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货币冲击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周期内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动态背离关系给予货币因素角度的解释。最后,本文从实证检验的角度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在方向、时间和幅度上的背离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给予支持,通过对结构化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不仅对两者的背离关系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证,而且得出了两者时滞差异和波幅差距的具体数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①从存在性角度而言,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在方向、时间和幅度上的背离关系客观存在,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两者大概存在8个月左右的时滞差异和近50倍的幅度差异。②从影响因素角度而言,不仅是货币总量,而且货币结构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价格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造成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背离关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货币结构的失衡以及作为商品交易的货币速度与作为资产交易的货币速度的差异。③从影响机制角度而言,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背离关系的形成由货币政策对两者的不同作用机制和传导渠道造成;同时,商品与资产定价基础的不同以及相应市场交易者行为等的差异加剧了两者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