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油菜角果SPS(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tophate synthase)与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的活性变化及碳氮累积动态对籽粒油分与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间的差异,以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以下研究。(1)土培试验条件下,交替抑制角果SPS与PEPC活性对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籽粒油分与产量的影响;(2)砂培试验条件下,采用13C和15N双标记技术,查明碳氮累积再利用动态对油菜籽粒油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SPS和PEPC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角果涂抹SPS抑制剂后,两个氮水平下两油菜品种的角果皮和籽粒SPS活性都显著下降,PEPC活性反而有所增加,其中氮胁迫水平下氮低效品种的角果皮SPS活性变化最大,降低幅度达30.55%;角果涂抹PEPC抑制剂后,PEPC活性呈降低趋势,SPS活性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油菜品种间SPS活性和PEPC活性差异表明,无论抑制剂处理如何,总体上表现为氮高效油菜品种的SPS与PEPC活性大于氮低效品种;不同氮水平下两酶活性大部分表现为常氮水平高于氮胁迫水平,籽粒两酶活性高于角果皮。2.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表明:角果涂抹SPS抑制剂后角果皮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角果涂抹PEPC抑制剂时,氮胁迫水平下两品种的角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均略升高,但常氮水平下均降低。所有处理氮高效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大于氮低效品种,且多数情况下达到了显著水平;常氮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略高于氮胁迫处理,且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氮水平之间均达显著水平。酶抑制剂对氮高效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大于氮低效品种,对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大于角果皮。游离氨基酸规律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反,角果涂抹SPS抑制剂时,游离酸氨基酸含量常氮条件下有所增加,氮胁迫条件下降低;而涂抹PEPC抑制剂时,除氮胁迫水平下两品种角果皮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0.27、0.22个百分点外,其余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氮高效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大于氮低效品种,只有个别品种间处理达到显著水平;两品种的角果皮和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常氮处理显著大于氮胁迫处理,酶抑制情况下,品种间及氮水平间的测定结果规律与其一致。3.籽粒油分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SPS抑制剂处理下,籽粒油分含量均显著降低,而PEPC抑制剂处理下,氮胁迫水平的籽粒油分含量显著升高,常氮水平的油分含量无显著变化,SPS活性抑制比PEPC活性抑制对油分含量的影响更大。籽粒产量在两种酶抑制处理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只有氮胁迫条件下的氮低效品种差异不显著之外,其它处理均差异显著;氮高效品种油菜籽粒产量显著大于氮低效品种,常氮水平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氮胁迫水平。4.油菜碳素、氮素及干物质累积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与氮水平处理的器官碳素含量,以及相同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的器官氮素含量差异不大,而常氮处理的器官氮素含量高于氮胁迫处理。不同生育期碳素、氮素及干物质累积动态,氮胁迫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抽薹期之前和抽薹期开花期累积比例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碳素累积比例分别显著高出5.68和11.37个百分点,氮素分别高出32.64和4.5个百分点,干物质累积高出6.47和11.87个百分点,而常氮水平下两品种差异不显著。开花期收获期则相反。说明,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品种生育前期有更强的碳、氮及干物质累积能力,为生育后期向生殖器官的转运打下良好的基础。5.C、N再利用动态测定结果表明:碳素转运率和转运量表现为,常氮水平下氮高效品种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角果发育期和收获期碳素转运率分别高出1.47和3.47个百分点、碳素转运量分别高出35.16%和34.64%,而氮胁迫水平下两品种没有差异。氮素转运率和转运量两种氮水平下均表现为氮高效品种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收获期氮素转运率和转运量,氮胁迫水平下高出24.44个百分点和49.07%、常氮水平下分别高出8.91个百分点和31.75%。6.C、N损失动态测定结果表明:碳素损失率和损失量的品种间差异表现为,氮低效品种大于氮高效品种,且主要体现在开花期;不同氮水平的碳素损失率和损失量差异均表现为常氮水平高于氮胁迫水平,但碳素损失率差异只体现在开花期。氮素损失率氮低效品种高于氮高效品种,但只有在常氮水平下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氮水平下氮素损失率没有差异;氮素损失量品种间没有差异,常氮水平高于氮胁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