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的高密度存储是突破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应用瓶颈的关键技术环节。基于“氢-水”电化学反应(H2+O2(?)H2O),将电能转化为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化学储能途径,即利用水电解将电能转化为储存于氢气中的化学能。因此,发展高效、廉价的水电解技术对可再生清洁能源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Hydroxide exch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的高密度存储是突破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应用瓶颈的关键技术环节。基于“氢-水”电化学反应(H2+O2(?)H2O),将电能转化为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化学储能途径,即利用水电解将电能转化为储存于氢气中的化学能。因此,发展高效、廉价的水电解技术对可再生清洁能源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Hydroxide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HEMEL)被认为是未来电解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既具备聚合物电解质膜水电解技术的高电解效率优势,又因碱性电解环境对电解池的低腐蚀性得以采用廉价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和器件材料,极具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制氢的潜力。然而目前HEMEL技术仍受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及离聚物的化学稳定性不足、离子电导率与尺寸稳定性之间“trade-off”现象等限制难以规模化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自行开发的聚芳基哌啶聚合物电解质(Polyaryl-piperidinium,PAP),制备了 一系列化学稳定性高、兼具高离子电导率与尺寸稳定性的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及离聚物溶液。以此构建的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电极在80℃纯水进料工况下表现出远高于现有文献报道的高电解效率和高温耐久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电解用超纯水的深度处理研究:针对电解用水中常见污染物在膜电极表面的沉积问题以及残留活性氯引发的聚合物电解质化学降解隐患,采用“酰胺化+迈克尔加成”法和甲醛/磷酸还原-戊二醛交联法分别制备耐污染性和耐氯性的聚酰胺反渗透膜材料,用于水电解用高品质超纯水的深度处理。应用该双膜工艺对市政自然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稳定且达到电解用水要求。(2)聚芳基哌啶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及离聚物溶液的制备:以聚芳基哌啶聚合物为氢氧根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制备了 一系列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及离聚物溶液,分别探究了离子交换容量、氢氧根离子电导率、吸水率、溶胀率、热/碱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关键性质,证实PAP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及离聚物溶液兼具高化学稳定性和高离子导电能力与尺寸稳定性,适用于高温水电解过程。(3)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电极的构建与性能测试:以PAP-BP系列的PAP-BP-60和PAP-BP-100、PAP-TP系列的PAP-TP-85和PAP-TP-100四种聚合物电解质为催化层中的离聚物,采用催化剂覆膜法(CCM法)制备了膜电极(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ng,MEA)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四种MEA在1.8V下的电流密度为250-550 mA/cm2,未经优化已达到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400 mA/
[email protected])。在连续循环测试中,PAP-BP-60 型、PAP-BP-100 型和 PAP-TP-100型MEA的水解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而PAP-TP-100型MEA的水解性能则相对稳定。(4)离聚物性质与MEA性能的作用机理探究:通过比较95.5℃的水蒸气与100℃的液态水两种不同水分进料状态下的MEA水解性能,证实了离聚物的过度溶胀是导致MEA电解效率受限和性能衰减的直接原因。通过离聚物性质与MEA电解性能的关联性研究,明确了在液态水电解环境中,离聚物的离子电导率与溶胀率共同决定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电极的水解效率,而溶胀率则进一步决定水解稳定性。最终选择尺寸稳定性最优、水解效率较佳的PAP-TP-85离聚物作为后续水解效率与耐久性优化的研究对象。(5)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电极的水解效率优化与耐久性研究:分别从催化层中离聚物含量、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种类、离聚物的分散溶液种类以及水管理等方面对MEA进行水解效率优化,同时考察了12μm和48μm两种PAP膜厚下的MEA水解性能耐久性。优化后的MEA体系: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和离聚物溶液均为PAP-TP-85聚合物电解质,催化层中离聚物含量为20 wt.%(总催化层质量占比),离聚物分散溶液为50 wt%/50 wt%THF/H20混合溶液,阴/阳极催化剂为Pt(负载量:2.0mg/cm2)和IrO2(负载量:2.9 mg/cm2),阴/阳极气体扩散层分别为Toray TGP-H-090碳纸和镀铂钛片。优化后的PAP-TP-85型MEA在80℃液态水阳极进料工况下的电流密度高达900 mA/cm2(@1.8V),是目前国际报道最高水平(400mA/cm2)的2.25倍。在80℃纯水阳极进料、200mA/cm2恒定电流密度工况下,12μm和48μm PAP膜厚制备的MEA分别能够稳定运行60h和210h。
其他文献
生物偶联反应是医药用材料功能化的关键手段。其中,能够调控表界面生物功能分子密度和取向的偶联方法能够提升材料的性能,在蛋白质层析、生物传感、酶固定、药物输送及医疗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可控性生物偶联方法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反应活性低、可控性差、选择性不佳、普适性低,且密度调控和取向调控难以同时实现。针对上述难题,本文以乙烯基砜(VS)偶联反应为例,开展了生物偶联反应可控性的研究,实现了对材料表
图像表示是图像分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与之相关的问题一直是机器视觉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由于应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识别目标的多样性,生成一个稳健且满足需求的图像表示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以基于视觉词袋模型的图像表示方法为主线,重点对局部特征提取、视觉字典生成及特征编码、特征池化三个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探讨了它们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问题。论
图像复原旨在从各种退化图像中恢复出清晰图像。近年来,基于模型优化的方法在图像复原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并推动了视觉领域的发展。现有方法仅仅通过借助先验知识帮助单一目标函数刻画图像分布。由于图像数据分布的多样性,单一的目标函数难以描述多种领域知识。而且,求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超参数问题,往往影响一个算法或网络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给图像复原任务增加了更高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了双层优化框架,设计了
利用铁矿物的Fe(Ⅲ)/Fe(Ⅱ)循环可活化O2、H2O2或过硫酸盐等氧化剂,产生·OH及·SO4-等多种强氧化性自由基,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是自然环境中铁矿物形成与转化的重要驱动力,由微生物参与产生的生物源铁矿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生物源铁矿物相比非生物源铁矿物具有不同的形貌、比表面积及氧化还原活性,影响其电子传递、生物有效性及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然而,目前有关铁矿物氧化还原转化的研究大多以
人内耳前庭半规管具有感知头部角运动的功能,它依赖于内淋巴液与嵴顶流固耦合的生物力学机制,并通过机电传导过程产生非自主性的眼震来维持视觉的稳定和身体的平衡。当前庭半规管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引发相关的前庭性疾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困扰。然而前庭半规管结构复杂,深埋内耳,解剖测量困难,嵴顶平衡感受器脱离相关的内环境后会破坏原有的结构和物理属性,导致前庭半规管的功能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严
超临界流体传热特性的分析与理解对于超临界流体的工业应用极为关键,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规避传热恶化工况,并进一步提升传热表现,成为超临界流体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超临界传热理论的发展,结合边界层影响分析对于进一步深化超临界流体传热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提高其在工业应用中的传热效率。本文基于实验与数值研究并结合理论分析,对超临界流体传热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入探究边界层及浮升力效应对超临界流体对流传热的
高光谱影像通过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对观测目标连续成像,同时采集空间几何特征和详细光谱信息,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制图、精细农业、环境监测、资源勘测等领域。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与分类通过提取高维影像数据的本质特征,综合利用光谱信息和空间结构实现地物精确识别,是高光谱影像解译的重要内容。然而受高光谱影像数据维数高、波段相关性强,以及“同物异谱、同谱异
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的“绿氢”与CO2结合起来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方案之一,该过程也将在未来人类能源以及化工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热催化CO2加氢制甲醇是目前最有希望大规模工业化利用CO2的技术之一。锌基催化剂作为高效的高温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已被广泛用于构筑氧化物-沸石双功能催化剂,选择性催化CO2加氢合成烃类化学品。但目前对于锌基催化剂构-效关系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本论
逐步聚合反应是通过分子链上功能基团之间的反应逐步进行的,是制备各种特种聚合物最重要的方法。在逐步聚合过程中,聚合体系的黏度不断增加,不仅易出现混合不均,造成局部区域反应基团摩尔失衡,发生封端副反应,而且会阻碍分子扩散,导致聚合反应难以进一步进行,不易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强化流动混合可以增加分子链运动和提高反应基团分布的均匀性,促进逐步聚合反应。但是,不同链长和刚柔性分子的扩散、空间分布以及取向
癌症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所以开发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多种肿瘤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和基因药物治疗(基因治疗)。但化学药物存在靶向性不强,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大等问题;基因的递送效率较低一直制约着基因治疗的发展。无论是化学药物还是基因药物,都需要一种递送载体,来改变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