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椎体后缘缺损脊柱转移癌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8月对脊柱转移癌患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120例实施了PVP手术共计198椎体(T5-L5)。其中无椎体后缘缺损的椎体119节,存在椎体后缘缺损的椎体79节。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影像学显示分为四组:A组:无椎体后缘缺损的椎体,n=119;B组:椎体后缘呈筛孔状破坏的椎体,n=38;C组:椎体后缘呈局片状缺失(缺损最大横径≤椎管横径的1/2),n=26;D组:椎体后缘严重破坏、缺损,(缺损最大横径>椎管横径的1/2),n=15。术中根据DSA机观察并记录骨水泥的注射计量并进行统计记录各组术前与术后3天, 1、3、6、12、36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记录生存时间,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组间差异,统计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Log-Rank法比较患者KPS评分、VAS评分、原发肿瘤的生长情况等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术中单椎体骨水泥注射总量:A组3.7±0.7m];B组3.4±0.5m1;C组3.0±0.2m1;D组2.6±0.4m1。无后缘缺损组(A组)与后缘破坏组(B组+C组+D组)间骨水泥注射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椎体后缘破坏的各组间(B组、C组、D组)骨水泥注射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渗漏发生率:A组2.5%(3/119);B组5.1%(2/38);C组7.7%(2/26);D组6.6%(1/15)。无后缘缺损组(A组)与后缘破坏组(B组+C组+D组)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存在椎体后缘破坏的各组间(B组、C组、D组)渗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间孔型骨水泥渗漏1例,占所有渗漏病例的12.5%(1/8),无神经根永久性损害症状。椎管内型骨水泥渗漏5例,占所有渗漏病例的62.5%(5/8),其中迟发型截瘫2例。椎静脉丛型骨水泥渗漏2例,占所有渗漏病例的25.0%(2/8),无神经根永久性损害症状。所有患者无BCIS导致的休克、猝死。术后均给予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年。手术前后7AS评分差:A组3.9±1.1、B组4.0±1.2、C组4.0±1.4、D组3.4±1.3。对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进行统计,术后较术前疼痛明显缓解(P:0.000),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内肺癌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个月,乳腺癌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多发性骨髓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4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椎体后缘缺损的脊柱转移癌患者实施PVP手术具有可行性,效果良好,但骨水泥渗漏风险相对较高;技术处理需要注重细节,骨水泥相对的控制性分布是手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