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然而,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明显滞后,产业结构呈现“合理化水平低下和高度化水平不足并存”的态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将严重损害经济发展潜力。因此,亟需采取措施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激发结构红利。土地资源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和基础性生产要素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然而,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明显滞后,产业结构呈现“合理化水平低下和高度化水平不足并存”的态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将严重损害经济发展潜力。因此,亟需采取措施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激发结构红利。土地资源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和基础性生产要素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配置模式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然而,“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导致土地资源利用呈现“高投入、低效率”的特征,催生了土地资源错配现象的产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土地要素错配引发了效率损失,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在土地供给约束加紧的背景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研究土地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土地资源错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多数学者认为土地资源错配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未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行整合分析。其次,对土地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土地资源错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再次,分析了土地资源错配的形成原因和制度基础,描述了土地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并选取相关指标分析了土地资源错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事实。接着,对土地资源错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土地资源错配通过工业投资过度效应、要素配置扭曲效应、产业集聚稀释效应和市场竞争破坏效应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通过产业转移抑制效应、技术创新抑制效应、有效需求抑制效应和财政支出扭曲效应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并且土地资源错配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9-2017年10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就不同区域、时序和产业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在全国层面上,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都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2)分地区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3)分阶段来看,不同阶段内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不同;(4)分产业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产值占比及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最后,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因地制宜实施有差别的产业发展策略四个方面提出纠正土地资源错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政府环保补助,作为环境规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培养绿色竞争优势、实现绿色转型的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政府补助,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和隐形的社会关系枢纽,是否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呢?学界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领下,政府环保补助是否能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带来可观的绿色经济效益呢?因此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信用风险作为一种金融风险,具有较强传染性,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实体经济经营压力增大,违约规模创新高。近年来,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维持稳定增长、实现经济目标,政策当局不断出台和调整各项经济政策,随之,也引发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不仅
近年来,在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中美贸易战、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重大事件出现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遇到较大起伏,股市动荡,资本市场难以保持稳定发展。政府为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而频频出台新的法律法规,虽然可以使得市场上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但是却也导致市场主体难以预测未来经济政策走向。银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索频繁变动与调整的经济政策是否会对其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以
流动性充足是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金融不确定性不但会影响单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波动,而且也会冲击整体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并且金融市场间的流动性协同运动又会使得单个市场流动性产生的波动和失衡在不同市场间传递和扩散,形成流动性螺旋,导致这种影响的程度被进一步扩大,进而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枯竭,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来说,股票市场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紧密相连;债券市场在宏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整体创新布局中,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和主体力量。可见,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推动形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但因为风险不稳定、周期不确定、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因素,企业技术创新往往容易面临外部信贷融资的难题。由于银行仍具有中国金融市场的首要主导优势,银行信贷融资仍是企业促进技术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随着中国银行业
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现有文献大多认为我国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收支竞争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比如设置贸易壁垒、对资源要素流动进行行政干预等。税收分成是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关键
农用地合理流转是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是农用地流转的重要方面,农用地流转价格研究是农用地流转相关研究的重要领域。当前,农用地产权明晰,农用地流转趋向规范化,流转价格趋向市场化,清楚认识农用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关于农用地流转价格的研究,学者主要从农用地流转价格评估方法、农用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农用地流转价格形成机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提出,旨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创造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在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我国对外投资有所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却仍能保持稳定增速,这表明了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稳定性更强、投资风险相对更低、政策保障兜底更为强力。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自然资源寻求和战略资源获取的倾向,但考虑
一国(地区)可以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将异质性风险实现跨截面或跨期分配,当异质性产出冲击发生时,该国(地区)可以平滑产出的异质性波动从而隔离其对消费的不利影响,实现消费风险分担,提高居民福利。东亚区域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积极寻求区域金融合作,通过“清迈倡议”、“清迈倡议多边化”、“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水平有了实质性提升。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所导致的世界经济不确
近年来,大气污染所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类身心健康、气候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把雾霾治理上升到战略高度,针对性开展PM2.5的综合治理。造成雾霾污染的原因众多,其中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是其关键因素。由于分税制改革增大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和压力,为扩大税基,提高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较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选择税收优惠、放松环境管制等政策来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