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族学人类学往往以边疆、乡村的社区和人群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现代民族学人类学则超越边疆、乡村,把日益兴起的城市社区和人口纳入自己的视域中。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关注日益增长的城市社区和人口的都市人类学产生了。这种研究视角的拓展彰显了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与时俱进”,表征了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历史。城市民族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一部分,它的产生过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等一直是以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面貌出现,对其的研究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课题顺应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视角的拓展,把一个城市民族社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社区中人们的经济生活作为分析重点,属于都市经济民族学范畴的一个研究个案。
什么原因促使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民族社区从一个传统商业为主的、封闭的社区演变为一个具备现代经济生产方式、开放的现代化社区?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关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形成和变迁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何在?社区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变迁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社区的传统如何取舍?……因此,本文从乌鲁木齐市南关民族社区形成的历史演变着眼,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兼及民族社区外部独特的人文环境,去分析这个民族社区的经济形态、居住格局等方面的嬗变历程。在具体研究中,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整理、访谈法、数据统计等调查和分析手段;以较大的时间跨度作纵向的历史比较,以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改革发展的横向视角做穿插,在历史和现实的纵横交错中,去全面透视南关民族社区这个根植于城市化、现代化土壤中的西部少数民族城市社区;对引发该社区商业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刻分析,得出经济因素、国家权力的影响、城市规划改造和技术因素等是引起该社区经济结构和居住格局变迁的主要原因的结论。
对南关民族社区的研究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分析,其所产生的意义能为新疆,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城市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能为那些正在从事民族社区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些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比如,使用民族学、城市人类学和社区研究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并试图通过社区历史的重构来具体展现社区经济结构的变迁历程。在城市民族社区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保护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对社区中少数民族在经济转型中遇到的困境应更多地给予关注,以维护社区的稳定和发展。民族社区也应该在都市现代化进程中自我调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以一种积极而开放的心态加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从而使少数民族社区更好地融入国家现代化整体进程中,最终实现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南关民族社区商业的发展与提升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逻辑性。探讨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将其置身于社会整体背景之下考虑,乌鲁木齐南关民族社区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正是因为处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和未来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国家对社区现代化改造,所有这些才使少数民族社区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本论文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涉及了论文研究的主题、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的理论基础、城市民族社区研究现状等。
第二章论述了历史上民族社区形成、人口的来源以及社区民族的居住格局。
第三章主要对南关民族社区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民族社区的商业构成和基本类型,总结了南关民间工商业者的社会活动和经营特点。分析中涉及了社区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彰显了国家权力通过对工商业的改造逐步渗入到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实,阐释了民族社区商业由原来的自发经营的模式转变为国家主导的模式的过程。
第四章主要通过对民族社区内存在的独特贸易形式--巴扎的功能挖掘去揭示少数民族经济与巴扎的关系,巴扎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
第五章主要总结了南关民族社区变迁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由经济政策、国家政策、技术革新、城市规划建设对社区变迁施加了重要影响。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城市现代化与社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应该积极合理地加以利用,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成果应该惠及于民。最后对南关民族社区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大胆预测。
以往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大多有这样几个倾向,即在资料的使用上,以文献资料为主,而本文对南关民族社区的研究资料的使用上与以往研究不同,在研究中发挥了民族学田野调查的长处,把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结合了起来;在研究的地域上,以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多以农村地区为多,而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民族社区;在研究的角度上,以往的研究多以个案和专题的研究为主,本文虽也是对个案的研究,但是所选择的民族社区非常典型和具有代表性。同时,在新疆,乃至全国有很多城市的民族社区正面临与南关民族社区相同或类似的发展现实,所以本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在揭示出社区发展的特殊层面的同时,也反映了其发展的一般层面,能够进一步丰富社区理论。论文中对民族社区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的归纳与预测都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城市社区研究在理论上有借鉴作用,对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我国的都市人类学的建设来说,在理论的总结和案例资料的积累上都有所贡献。以上这些都不失为本文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