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腐败病菌PG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腐败病是我国白莲产业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土壤传播性病害,主要由尖孢镰刀菌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elumbicola)引起。莲腐败病菌在侵入寄主植物时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主要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MG),纤维素酶(Cellulose,Cx),多聚半乳糖醛酸转移消除酶(Polygalacturonic acid trans-eliminase,PGTE)和果胶甲基转移消除酶(Pectin methyltrans-eliminase,PMTE)。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被认为是许多植物病原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在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PG同工酶基因在莲腐败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的研究内容作如下安排:1.酶活测定。为明确莲腐败病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降解酶,本文对莲腐败病病菌的5种细胞壁降解酶的酶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x)均有较大活性,分别为4.89,6.38 U/m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PMG)、多聚半乳糖反式消除酶(Polygalacturonic acid transeliminase,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ectin methyltranseliminase,PMTE)最大活性分别为2.60,0.531,0.093 U/mg。PG和Cx的活性明显比PMG、PGTE和PMTE的高,这表明莲腐败病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2.通过RT-PCR和RACE方法对莲腐败病菌的pg1、pg5全长cDNA进行克隆。pg1的全长cDNA是一个包含371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pg5的全长cDNA是一个包含360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这两个基因全长包含了PG的两个高保守区域。BLAST比对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相近种的PG氨基酸序列相似。通过聚类分析表明pg1和pg5与尖孢镰刀菌的pg基因最接近。另外,pg1的DNA序列全长共1319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pg5的DNA序列全长共1131 bp,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所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连接序列都遵从GT/AG原则。3.PG同工酶基因的原核表达。本研究将获得的pg1的全长cDNA和pg5的全长cDNA重组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0a-pg1和PET30a-pg5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利用单菌落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子,阳性重组子用ITP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pg1表达蛋白在38 KDa左右处有一特异性蛋白条带,pg5表达蛋白在37 KDa左右处有一特异性蛋白条带。
其他文献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抗植物病毒剂的防治效果或安全性还不理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的需求,急需开发新型抗病毒制剂。植物激活蛋白是从真菌中提取的一种热稳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高中阶段,由于数学学科在知识难度和知識广度方面较初中均有所增强,这使得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加之一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保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大胆运用适合本校学情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中學语文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所遇到的自然现象能够提出问题,并依据自己的思维判断做出猜想,通過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的基础上收集证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学习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完善及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多媒体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前人对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感受,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以寻求多媒體技术应用与历史教学的最佳切合点。
摘要:关于写作,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動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训练中,我们除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见闻、积累妙词佳句等个人素养外,还应充分开发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利用它来为学生开凿一个能使其文如泉涌的"泉眼",使之能有所思,有所抒,并能写其所想,轻松落笔。
摘要:分层教学的渊源最早大約来自孔子,不过他所说的不叫做分层教学,他叫“因材施教”。按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就是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以求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做好分层教学呢?试讨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