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子效应系统级故障注入仿真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h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天领域中,星载计算机系统作为航空航天器中核心的控制部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其长期运行于太空高能粒子辐射环境中,容易受到高能粒子轰击而发生单粒子效应,致使系统运行产生故障。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估单粒子效应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实际情况中,单粒子模拟实验作为评估单粒子效应的有效手段,可以精准地模拟出处理器系统在实际太空辐射环境中运行中受到单粒子效应影响的情况,但是由于其固有的等待周期长,实验条件复杂等缺点,难以单独作为有效的评估手段,需要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辅助评估。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从器件级,电路级,系统级等不同层次高效的对处理器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高能粒子轰击的情况进行仿真模拟,这对于研究单粒子效应对星载计算机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于预研项目“XXX单粒子辐射效应仿真技术研究”以及某所横向项目“集成电路与系统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研制”,以评估某款星载计算机系统抗单粒子效应能力为基础,研究单粒子效应系统级故障注入仿真流程并依托开发流程研制仿真平台,使得评估单粒子效应的流程实现自动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搭建了星载计算机系统的SPICE管级网表模型,其中包括核心处理器,数据SRAM,指令SRAM,以及程序初始化SRAM,构成一个小型星载计算机系统。并且通过搭载初始化指令,矩阵乘法程序验证了搭建模型的功能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时钟为100MHZ的情况下,初始化指令以及矩阵乘法指令的运行结果无误,验证了搭建的SPICE管级网表模型的准确性。(2)实现了一种基于断点分析的多点故障注入技术,该技术在传统的单点故障注入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来,通过在单粒子效应系统级仿真过程中加入断点的方式,在上一级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加入下一级故障注入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多次注入故障注入点,同时保证了相邻故障注入点之间的结果非相干性。另一方面,通过在星载计算机系统中加载矩阵乘法程序并进行SPICE仿真,得到在运行该程序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的最小故障注入间隔时间。同时以该加载程序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基于断点分析的多点故障注入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单点故障注入方法,可以在整体时间代价增长5%的基础上将整体故障注入效率提升至原来的16倍,有效地加速单粒子效应系统级仿真的仿真速率。(3)搭建了基于QT-5的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利用信号与槽机制将仿真平台分为4个模块:网表加载模块,故障注入点模块,仿真参数设置模块以及结果显示与分析模块。同时界面开发流程以这四个模块为基础进行开发,网表加载界面分为门级网表与管级网表加载转换部分,故障注入点模块可以设置定点注入与随机注入两种注入方式,仿真参数设置模块包含激励输入,仿真时间设置,步长设置等,结果显示模块分为Waveview波形显示部分以及柱状图统计部分,在分析模块中则包含有敏感性计算分析。(4)在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中以搭建的星载计算机系统SPICE模型为案例,分析该模型各个模块的单粒子效应软错误敏感性,并通过对比发现数据SRAM模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模块,需要进行对应的加固措施。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因其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与穿透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遥感技术领域。SAR图像变化检测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SAR图像来获取地物变化信息的方法。SAR图像由于自身成像机理导致图像含有大量相干斑噪声,这给SAR图像变化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SAR图像变化检测的研究现状,在对现有变化检测方法优缺点分
多目标跟踪任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关键任务,其是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任务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人体姿态估计、行为识别与分析等高级任务的基石,具有丰富的研究和实用价值。多目标跟踪任务的目的是识别和检测出视频帧中所有的目标,并保证每个目标在其所在视频帧中的身份信息不变,即对每个目标维持一个相同的ID编号。目前对多目标跟踪任务的处理框架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包括目标检测、特征向量提取、相似度计算和数据关联。研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相关应用的逐渐普及,当前信息网络正在向着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性、低延时和广覆盖发展。借助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网络设备制造和运营商可以在基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光网络(Optical Networks with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ON-DWDM)中实现光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得远程监控物理环境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其低功耗、小成本与有限的网络寿命等特点为收发机系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对片上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对高效率CMOS功率放大器展开了研究。本论文分析了功率放大器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应用,对当前国内外提出的CMOS功率放大器所使用的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在各行各业中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如Hadoop Map Reduce、Spark和Flink等,都将上层的大数据应用抽象为一组待调度的作业。由于数据处理作业的逻辑高度复杂,所处理的大数据作业状态动态变化,现有的静态作业调度算法考虑的重点有限,无法同时兼顾调度算法的高性能与集群资源的高效使用。因此,如何设计合适的调度器,使得
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是对图像或者视频中出现的人体进行准确的关节点定位,抽象出一个三维人体骨骼形状,以便后续的动作分析和行为识别。它是很多高级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基础,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视频监控、步态分析、动作捕捉以及体感人机交互领域。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飞速发展,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也在日益革新。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首先将图像传入预训练的二维姿态提取网络获取二维人体关节点坐标,然后再通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图像和视频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硬件成本以及环境的限制,捕捉到的图像会呈现出低光照、背光不足、局部区域模糊等特征,既影响了信息获取的准确度,也会影响实际任务如目标检测和人像识别等等任务中对高质量图像的需求。往往需要手动调节低质量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以及图像的局部区域的质量,从而使得图像可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但是这样的过程往往比较耗时。因此,对自然图像自适应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竞技体育成绩视为评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面对国际竞技体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必须依靠更为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目前,利用运动感知器采集运动数据易受环境干扰,且通过人工分析运动员动作准确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突破当前依靠传感器采集运动员运动数据的局限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人体关键点检测智能模型的体育运动视频分析系统。本系统旨在对视频中运动员
本课题来源于某型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开发项目。论文主要完成了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方案和硬件电路设计、FPGA接口开发以及系统调试与测试,同时对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反射与串扰现象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提出了应对策略并应用于系统电路设计中。首先,根据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要求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提出了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完成了载荷估算、关键部件和芯片选型、电路总体设计以及功耗核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个控
索驱动机器人是利用柔索代替刚性连杆的一类并联机器人,具备结构简单、大工作空间、易重构等优点。但索作为柔性件,导致索驱动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易产生运动误差,因此对索驱动机器人进行误差分析和补偿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索驱动下肢康复机器人做了以下研究。本文的索驱动机器人是一种使用四根索牵引人体下肢进行步态训练的康复机器人,也称索驱动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先建立其全参数几何误差模型以及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