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igin-1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Neuroligin-1和neurexin-1β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的表达目的:脑神经元异常突触传递的同步化能导致癫痫的产生。Neuroligin-1(NL1)是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膜的一种突触粘附分子,它能调节突触传递并能决定中枢神经网络的性质。本研究首先检测了NL1及其突触前膜受体neurexin-1β(NRX1β)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及氯化锂-匹罗卡品(LiCl-PILO)癫痫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TLE发生及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从课题组所建脑组织标本库中随机抽取22例难治性TLE患者的颞叶皮质和10例对照组颞叶皮质。2.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癫痫组(n=70),癫痫组又分为7个亚组(每组n=10),即1d组、2d组、3d组、7d组、14d组、30d组和60d组。癫痫组给予LiCl-PILO进行造模。3.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三种方法分别检测NL1和NRX1β在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和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免疫染色显示,NL1蛋白主要在难治性TLE患者及对照颞叶皮质神经元的细胞膜和细胞中表达。NL1在难治性TLE患者脑组织中的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NL1主要在颞叶皮质神经元,且和NMDAR1共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L1及其受体NRX1β在难治性TLE组中为强阳性,而在对照组中则为弱阳性。难治性TLE患者颞叶皮质的NL1和NRX1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LiCl-PILO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各区,均可见NL1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其中在海马齿状回、CA1区、CA3区阳性染色最强。在海马组织中,NL1的免疫组化平均OD值在造模后各个时间点呈动态增高趋势。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NL1在颞叶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表达,并且和NMDAR1共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L1和NRX1β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升高,且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对照组相比,NL1在海马的表达除了在7d和14d组没有差异(p>0.05)外,在其它各组均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RX1β在海马的表达除了在7d组没有差异(p>0.05)外,在其余各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NL1及其受体NRX1β在难治性TLE患者和LiCl-PILO癫痫大鼠颞叶组织中表达均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TLE的发生与形成过程。第二部分Neuroligin1的knockdown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目的:为进一步探讨NL1的knockdown是否会对癫痫发作产生影响,我们用沉默NL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减少大鼠海马内源性NL1表达,并在造模后观察由此产生的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1.成年雄性SD大鼠造模前分为三组进行海马立体定位注射:即海马立体定位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EP),海马立体定位注射慢病毒空载体组(EP+sh-con.),以及海马立体定位注射NL1shRNA慢病毒组(EP+sh-NL1)。2.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立体定位注射NL1shRNA慢病毒,并用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其干扰效率.3. LiCl-PILO造模之后60min之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分别记录每20min时间间隔内的Racine评分,60min之内最大Racine评分,各组在60min之内达到Ⅳ级以上发作的大鼠所占比例,以及大鼠从PILO注射到首次出现Ⅳ级以上发作的时间(癫痫发作潜伏期)。结果:1. NL1shRNA慢病毒海马立体定位注射后,内源性NL1表达逐渐下降。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NL1的平均OD比值在慢病毒注射后3d组和7d组中显著下降(p<0.05)。3d组和7d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慢病毒注射后的第3d和7d,NL1的总量分别降低了36.3±4.3%和44.2±5.3%。荧光结果显示EGFP阳性表达位于海马,尤其是CA1区。2.在PILO注射后,大鼠癫痫发作的平均Racine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在各20min间隔内,EP+sh-NL1组的癫痫发作评分均比其它组低(p<0.05),组间有差异(p<0.05)而时间与组间交互作用无差异(p>0.05)。EP+sh-NL1组的最大Racine评分比其它组低(p<0.05),而另外两组对照无差异(p>0.05)。在EP+sh-NL1组中只有33.3%的大鼠出现了Ⅳ级以上的发作,而在其它两组对照组均有83.3%的大鼠出现了Ⅳ级以上的发作。NL1的knockdown能显著降低Ⅳ级以上癫痫的发生率(p<0.05)。与两组对照组相比,EP+sh-NL1组癫痫发作潜伏期显著延长,而两组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对NL1进行的体内shRNA慢病毒干扰能有效抑制内源性NL1的表达,其干扰效率在干扰后第7d达到稳定水平。2.海马内NL1shRNA慢病毒干扰能减轻癫痫发作程度,降低癫痫发作的易感性。第三部分Neuroligin1在大鼠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目的:为了研究NL1在自发性癫痫发作(SRS)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我们在癫痫大鼠造模后第30d检测NL1shRNA慢病毒干扰效率并进行电生理研究,同时检测与NL1关系密切的NMDAR1在NL1knockdown之后的表达变化。方法:1.癫痫大鼠按海马内立体定位注射试剂不同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EP)、空载体组(EP+sh-con.)、NL1shRNA组(EP+sh-NL1);正常大鼠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2.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造模后30d大鼠海马NL1shRNA慢病毒干扰效率。3.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造模后30d各组大鼠脑片海马CA1区细胞的动作电位(AP)、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voked EPSC)。4.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造模后30d大鼠海马NMDAR1的总蛋白和膜蛋白。结果:1.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大鼠造模后30d,NL1在海马的表达在EP+sh-NL1组与EP+sh-con.组或EP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EP+sh-con.组与EP组之间以及EP+sh-NL1组与control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EGFP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慢病毒已成功转染至海马CA1区神经元。2.自发性AP的频率在EP+sh-NL1组显著低于EP+sh-con.组(p<0.05);与control组相比,AP频率在EP+sh-con.组以及EP+sh-NL1组均显著增高(p<0.05)。mEPSC的幅度在EP+sh-con.组与EP+sh-NL1组之间无差别(p>0.05);与control组相比,mEPSC的幅度在EP+sh-con.组以及EP+sh-NL1组均显著增高(p<0.05)。mEPSC的频率在EP+sh-NL1组比EP+sh-con.组.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mEPSC的频率在EP+sh-con.组以及EP+sh-NL1组均显著增高(p<0.05);mEPSC的频率在control组和EP+sh-NL1组有显著差异(p>0.05)。3.与control组和EP+sh-con.组相比,EP+sh-NL1组的NMDAR/AMPAR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EP+sh-con.组相比,EP+sh-NL1组的NMDAR依赖性EPSCs幅度的显著降低(p<0.05)而AMPAR依赖性EPSCs幅度没有改变(p>0.05)。4.与control组比,EP组和EP+sh-con.组的总蛋白、表面蛋白/总蛋白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EP+sh-NL1组的总蛋白、表面蛋白/总蛋白比值明显低于EP组和EP+sh-con.组(p<0.05)。结论:1.对NL1进行的体内shRNA慢病毒干扰在30d后仍然能有效抑制内源性NL1的表达。2.癫痫大鼠海马NL1的knockdown能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过度兴奋。3.癫痫大鼠海马NL1的knockdown能通过突触后NMDAR1的作用选择性抑制海马脑片NMDAR依赖性突触电流。
其他文献
目前,“80后”教师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融入并渐渐改变着中学的课堂。他们是教师队伍的优秀后备力量,更是未来学校教育的核心动力。中学教师不仅肩负着学生升学的巨大责任,其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对学校的班风、校风的形成,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人生价值观的养成和人格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北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网球专修学生进行了3个学期的ITN测试,分析了3个学期的成绩变化,探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写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
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今天,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出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是许多国家为追求教育质量与效率,培养创新人才以应对国际竞争的重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着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
目的分析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西医
破伤风又名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大型厌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与其它化脓菌、需氧菌共同侵入机体组织后,菌体能
期刊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各种生物学功能。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小的非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