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建立肝硬化失代偿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无创预测模型目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最要的死亡因素就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该病起病隐匿却来势凶猛,目前胃镜是其主要的随访、评估手段,但其属于有创检查、有诱发出血的风险。近20年来,全世界都在探索一种无创预测模型来预测肝硬化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但都结果难以推广,主要原因在于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够理想,临床实践检测时漏诊率较高,尤其是单一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无创预测模型较少,联合预测方式更少见,故本研究旨在建立血清实验室指标联合影像学指标构建无创预测模型,预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两家医疗中心从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时间段,明确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827例,尽可能排除影响结论的混杂因素,共收集到肝硬化失代偿伴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组资料完整者524例,肝硬化代偿期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组34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用logistic逐步回归和加权TOPSIS非线性模型对该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中创新性的对预测方程进行反复验证和200次提炼,最终生成3个曲张静脉风险预测模型,再进一步比较其优劣,以建立稳定、高效的预测模型。加权TOPSIS非线性模型也是通过赋予最优权重得出最佳预测效果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TBIL、PLT、RBC、超声/CT门脉直径、超声/CT脾脏上下径,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素,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初步结果基础上建立了200次提炼后的预测模型P11和P21。P11的ROC曲线面积为0.952(95%CI:0.938~0.967)、灵敏度0.895、特异度0.932;P21的ROC曲线面积为0.956(95%CI:0.942~0.970),灵敏度0.905、特异度0.938,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21%、90.76%。两模型对预测效果稳定,且RO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加权TOPSIS非线性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灵敏度分布在60.3%~96.2%之间,特异度分布在71.2%%~98.8%之间,预测准确率在69.0%~95.5%。结论:血清实验室指标联合影像学指标预测通过反复验证和提炼的无创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曲张破裂出血风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进一步完善后可替代有创模型。第二部分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和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的治疗策略研究目的:严重门静脉血栓,在肝硬化患者多见,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肠道坏死等临床表现,在对其发生、发展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极大的争议,通过本研究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了解该类疾病的特征及预后,以便临床推广借鉴。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EE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射频消融术(RFA)是早期食管癌(EEC)成熟的治疗方法。然而,ESD或RFA治疗肝硬化患者EE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是根据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与EEC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一个标准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方法:第一章,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64例,其中合并肝硬化基础者59例,非肝硬化门静脉血栓5例,给予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术、肠系膜动脉插管间接溶栓术、口服华法林溶栓等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对比其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并发症、临床疗效、观察短期疗效(6月)和长期疗效(1-3年)、分析生存预测因子等,得出根据门脉血栓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发病基础、不同堵塞程度时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临床最佳疗效的同时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第二章,本研究纳入了6例合并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EEC患者,通过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或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曲张静脉后,再行ESD或者RFA等方式,术后2个月进行内镜随访,对比其疗效、并发症等,得出该类疾病的可行性治疗流程。结果:第一章,64例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患者,其中合并肝硬化基础共59例,其中44例接收TIPS治疗,37例成功,7例失败,TIPS治疗成功组,门脉高压症侯群缓解,血栓清除率高;TIPS失败组,原症状无改善。另15例严重门静脉血栓患者,12例给予口服华法林治疗6月,均未再通,2例接收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术,1例接受肠系膜动脉插管间接溶栓术,只有1例成功。5例未合并有肝硬化基础患者,均接受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治疗,4例成功,1例失败。第二章,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患者,四个病变位于食管静脉曲张上,两个病变不靠近食管静脉曲张。病灶平均纵向长度为4.3 cm(范围:2-6 cm)。平均手术时间为72.8分钟(范围:34-135分钟),和平均切除标本的纵向长度是45.6毫米(范围:30-90毫米)。1例切缘肿瘤阳性,淋巴血管浸润。全切率和治愈率均为80%(4/5个病灶)。术前接受(EVL)的患者,在行ESD治疗时,出血量明显多于术前接受TIPS的患者,但都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相关事件。术后1例食管狭窄,随访期间未见有肿瘤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肝硬化基础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在血栓慢性期TIPS治疗效果良好,在血栓急性期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插管溶栓效果良好;口服华法林和肠系膜动脉插管间接溶栓治疗亚急性、慢性血栓效果欠佳;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者,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治疗效果理想,无肿瘤进展,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