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近年来若尔盖湿地退化现象明显,生态系统发生逆向演替,导致该区土壤性质呈现不同程度改变。因此,研究沼泽湿地不同土壤磷素的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弄清其退化过程中磷素组分的演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若尔盖湿地花湖周围湖沼区草地的退化情况,在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选取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四种类型,采用改进的Tiessen的磷组分分级方法,以未退化湿地为基准,研究土壤各磷素组分的含量特征。由于气候、地形、植物群落、其它土壤性质均是影响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但是气候、地形等因素对湿地退化的影响已有报道,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植物群落对退化湿地磷素组分的影响,以及后者与其它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表层(0-20cm)全磷随着湿地退化程度的加重显著减少(P<0.05),20-100cm土层的全磷变化未呈明显变化趋势。(2)三种退化的程度土地易溶态无机磷包括水溶态无机磷(H2O-Pi)、盐溶态无机磷(KCl-Pi)和溶解态无机磷(NaHCO3-Pi)含量显著减少(P<0.05),中稳态无机磷和稳定态无机磷的含量仅呈降低趋势,而难溶态无机磷和残余态组分则无明显的变化趋势(P>0.05)。除难溶态有机磷(HCl-Po)和混酸态有机磷(HS-Po)外,三种退化程度土地的有机磷均随退化程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3)植物群落的构成、生物量及盖度均与退化湿地磷组分关系密切。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区内植物群落随沼泽的退化演替系列为木里苔草—乌拉苔草—驴蹄草→木里苔草—乌拉苔草→木里苔草—花葶苔草—毛莨—垂穗披碱草—海韭菜—华扁穗草→赖草。植物群落的演替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易溶态磷组分的变化。在生长三种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的土壤中,水溶态磷(H20-P)、盐溶态磷(KC1-P)和溶解态磷(NaHC03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H2O-Pi、KCl-Pi和NaHCO3-Pi三种无机磷组分在未退化和三种退化群落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5),且表层变化大于心土层。除中稳态有机磷(NaOH-Po)和混酸态有机磷(HS-Po)两种有机磷组分外,各磷组分与生物量和覆盖度呈均极显著相关(P>0.05)。(4)H2O-P、KCl-P、NaHCO3-P、中稳态磷组分(NaOH-P)、难溶态磷组分(HCl-P)和混酸态磷组分(HS-P)等磷组分含量均与粉粒、粘粒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无机磷组分均与土壤有机碳(TOC)、全氮(TN)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各磷组分与pH无显著相关。(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各无机磷组分主要影响因子为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磷组分含量主要影响因子是植物群落与生物量。H2O-P、KCl-P、NaHCO3-P对湿地退化和植被演替是最为敏感的磷组分,因此为了湿地管理,在恢复湿地过程中可通过增加湿地的湿润度,增加易溶态磷组分,让湿地植被生长的更好,进一步保护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