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理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一直是不同领域诸多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生态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关注较小。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载体,单一的能值分析难以表现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的复杂性,故需整合的方法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影响。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将商洛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三类,结合能值分析法和GIS技术,通过定量分析,分别从市域和县(区)域、时间和空间的尺度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对三类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以及土地集约利用对发展区域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如下:(1)市域尺度上,从1999~2012年,商洛市三类土地的集约度都在逐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成效明显。其中生活用地集约度提升最快,其次是生产用地,生态用地集约度提升幅度最小。与各类土地利用功能表现一致,生产活动频繁,经济活动密集的地方,土地集约利用度较高,反之,则较低。(2)在县(区)域尺度上,从空间表现来看,商洛市三类土地集约度的空间差异明显,绿色GDP值的空间差异也很大。按三类土地分别来看,大部分情况下,生产用地集约度等级与绿色GDP值(生态经济)等级呈现负相关,土地利用集约度高的时候,绿色GDP值反而较低;生活用地集约度等级与绿色GDP值等级无明显规律,相关性不大;而生态用地集约度等级与绿色GDP值等级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生态用地集约度等级较高的时候,绿色GDP值(生态经济)等级也相对较高。(3)针对三类土地集约利用的不同情况,为更有利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生态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生态模式构想。其中,生产用地为“生产+生态”主导型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生活用地为“生活+生态”混合型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生态用地为“旅游+生态”链动型土地集约利用模式。(4)利用能值分析法对生态功能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明显优势。不仅解决了量纲不统一的问题,而且可以将生态系统中无法度量的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废物流和储蓄资源等全部加以衡量,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计算更加全面完善。研究表明,能值分析法对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测算更加具有优势,使得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量改变了以往只考虑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的做法,对保证系统内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扶贫开发移民,指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依靠政府的政策、物资、资金等方面支持,按照自愿的原则,将生活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开
鉴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深入,公司将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公司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全方位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公司的存在之本,是公司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而质量
大中型沼气工程是解决环境污染和新时期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十分重视沼气产业的发展,于2003年启动了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于2008年开始将国债资金重点投入到大中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活动中解放出来。人们不仅增加了生活的物质需要,并且重视丰富精神需求,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苏格拉底提出“自知无知”为标志,代表生命意志力的希腊悲剧消逝了,继而出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和近代的理性主义哲学,人的本能、意志力和创造力丧失殆尽。19世纪后半叶
地方师范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歌唱教学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声乐教学让学生掌握歌唱中表现出的民族情感、民族风格与民
随着水产养殖生产品种的增加以及产量的增大,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渔业生产发展,同时与消费者身体健康也紧密相关,因此建立水产品
农民失地,既有因受工业化吸引或职业自主流动自愿放弃土地迁入城市的主动型失地,也有因顺从国家城市化发展征地政策失去土地的被动型失地。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用地需要日益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占地规模不断扩大,而在当前的城乡建设用地使用中存在着大量的粗放、闲置、浪费等使用现象。我国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形势下,创新、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能够把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国家、社会资源的保护节约上并身体力行的人才更是珍贵,这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