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代末40年代初作为革命“圣地”,延安一直处于险峻的生存危机之中,保存革命力量并不断发展壮大是最迫切的任务,所有的资源只有服务于这个任务才有价值,文艺也是如此。文艺战线是重要的阵地,文化领域也是对敌斗争的战略方向。毛泽东严重文艺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从事文艺工作的文化人犹如战场上承担明确任务的各级指挥员。故此,提出延安文艺战略。本文试图通过对延安时期文艺领域“党化”鲁迅的各种努力的辨析,认识延安文艺战略布局下“鲁迅”作为一个符号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以此深入了解中共文艺政策形成的内在逻辑。鲁迅去世后,国民政府冷眼旁观式的沉默和沸腾的民间成了鲜明对比,“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却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共顺应民意,在延安竖起了文艺界的大旗,让民族的希望有了寄托。这样做除了政治上加分,也是中共重视文化思想工作悠久传统的体现。这种传统植根于中共的基因之中,中共的诞生离不开“五四”文化运动的大潮,不少领导人本身就亲自参与了文化运动,另外延安时期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思想家,对文艺宣传的重要性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迎来鲁迅是不二选择。延安文艺必然是中共领导下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的掌控者毫无疑问是毛泽东作为领袖的中共,政治主导文艺成为延安文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政治斗争不会因为文人理想化的气质改变自身的斗争逻辑,延安后来开展的各种纪念鲁迅的活动,对鲁迅作品传播的支持,都是在一步步强化政治话语对“鲁迅”的导向作用。其中不乏政治观念的博弈,最终以“鲁迅”的完全意识形态化而告终。这也是一个让“鲁迅”获得新生的过程。确立鲁迅的神圣地位,“党化”鲁迅,直接目的是要让“鲁迅”的追随者聚集在中共旗下,为革命事业奋斗。鲁迅精神只有在革命话语体系内才能体现出合理性,所有以鲁迅精神传承为宗旨的创作活动也必须服从革命话语。政治标准第一在此也就不言自明的成为判断作品,评价作家的标准。毛泽东在这个过程中以他的智慧和眼光,用辩证法巧妙地诠释了鲁迅,对各种与中共不一致的思想进行了整合,让中共的政治追求和鲁迅精神完美的契合,最终将知识分子牢固的镶嵌在革命队伍当中,在战略上规范了延安文艺,也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