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绝缘体Bi2Se3和二维材料TMNX-G及BeN2中的自旋调控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人类社会所处的电子信息时代主要是依赖电子的电荷属性而发展建立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开始逐步走向微型化,多功能化,高速化和低功耗化,这就对晶体管的尺寸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减小,量子隧穿效应开始显著,摩尔定律逐渐失效,集成电路上的电子器件数目越来越接近硅工艺可以容纳的物理极限。于此同时,集成电路中的发热问题也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其工作时产生的热损耗已接近总能耗的一半。如何有效地降低电子器件材料中来自于电子的碰撞和散射的不利影响,使电子有序而高速地运行,大大提高电子器件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子器件的能耗已然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研究表明,利用电子的另一个属性——自旋,有望解决热耗散和运行效率的难题,实现稳定性好、数据处理快、低功耗和非易失的新型电子器件。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碳掺杂的拓扑绝缘体Bi2Se3和二维纳米材料——过渡金属掺杂的石墨烯衍生材料TMNx-G和氟化的BeN2中的自旋调控问题,旨在有效控制其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揭示其中的磁性机理,挖掘他们在自旋电子器件应用中的潜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碳掺杂的拓扑绝缘体Bi2Se3(C-Bi2Se3)的各种掺杂构型、稳定性和磁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模拟研究,并通过分析其电子结构解释了其中的磁性机理。从能量角度看,大部分C的掺杂物都倾向于以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形式取代Se原子。进一步地,通过爬坡式弹性能带法(CI-NEB),模拟了掺杂物碳在C-Bi2Se3中的迁移扩散。从CI-NEB的模拟结果发现,C的单体很难在C-Bi2Se3中迁移扩散。然而,当C掺杂物之间距离很接近时,碳的迁移就变的很容易,最终会在体系中形成碳的团簇。这意味着碳的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型态在C-Bi2Se3中是可以共存的。对于C-Bi2Se3的性质,当C的单体位于范德华(vdW)层间的间隙位或Se原子位时,C-Bi2Se3体系会出现自旋极化和电荷掺杂效果。然而,当C掺杂物以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形式存在时,既不会使体系具有磁性,也不会表现出电荷掺杂效果。实验上,通过高温熔融法成功地将非磁性元素C掺杂到拓扑绝缘体Bi2Se3,观察到了材料的弱铁磁性,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模拟的结论。总而言之,C-Bi2Se3确实是自旋极化的,但磁矩和空穴掺杂效果都很小。如果想要获得强铁磁性的C-Bi2Se3,需要仔细设计实验以便将碳的单体分散地掺杂到Bi2Se3中。(2)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过渡金属掺杂在含有碳空位的石墨烯衍生材料(TMNx-G,X=3,4,TM=Sc~Zn)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研究发现,TMNx-G体系都是稳定的,且大部分体系(除了 CuN4-G、ZnN3-G、ScN4-G、NiN4-G和ZnN4-G)具有磁矩。稳定性上,TMN4-G 比TMN3-G的结构更加稳定。当施加一定程度的双轴应变时,TMN3-G的磁矩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变化范围小于1 μB),而TMN4-G表现出了可调控的自旋态变化,其中包括三种不同的自旋态跃迁:1)在较小的拉伸应变下,TMN4-G(TM=Mn,Fe和Co)可以从低自旋态跃迁到高自旋态。2)在一定拉伸应变下,无磁性的ScN4-G和NiN4-G可以出现自旋极化现象。3)拉伸应变可以使CuN4-G中的磁矩消失。这些发现为基于石墨烯的自旋电子器件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运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探索和分析了氟吸附后的BeN2(F-BeN2)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从模拟结果可以得出,F原子可以稳定吸附在Be离子位点上,并且每个F原子可以使体系产生1 μB磁矩。另外,氟化可以使BeN2从半导体性质转变成铁磁半金属性质。在具有半金属性的F-BeN2体系中,能带带隙会随着F覆盖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变化范围在2.26 eV~2.92 eV之间。当施加应变时,F-BeN2仍可以保持铁磁性和半金属性,并且半导体带隙变化很小。这表明F-BeN2是一种性质稳定的轻质磁体,在未来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在工业生产和国防领域,激光的定向能量传输具有极其重要应用。为了尽可能提高远距离目标上的激光能量密度,使激光能量利用效率最大化,需克服传输路径上各种扰动。因此,针对高精度、高效率无波前传感闭环光束控制技术开展深入研究,通过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补偿传输路径上各种扰动对激光相位的影响,优化目标上激光能量分布。本文选用基于回波散斑评价因子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
学位
随着分布式能源(Di 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单元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传统配电网的单向电力传输方式正逐渐向主动配电网的双向电力传输方式转变,这种转变对配电网的感知、控制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电网被广泛认为是消纳配电网中高渗透率DER单元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以微电网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剖析配电网中的安全威胁。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包含DER单元的微电网
学位
干缩开裂是潮湿环境室内土遗址表面最主要的劣化问题,给土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目前关于潮湿环境室内土遗址干缩裂缝的开裂和扩展特性不明确,裂缝间距计算和形态预测不准确,特别是对剥落演化特征的研究严重不足。本文以三星堆古遗址月亮湾土质城墙剖面黄褐色夯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环境监测、病害调查和室内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黄褐色夯层的开裂机理,揭示了黄褐色夯层干缩裂缝的开裂与扩
学位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受电弓-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负责为动车组传输供能。在弓网系统交互过程中,其直接的机械接触极易造成接触网支持及悬挂装置剧烈震动,从而导致接触网零部件发生“松脱-破损-断裂”等不同程度危害的机械故障。同时,接触网结构的稳定性将会降低,威胁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因此,研究先进的接触网零部件服役状态检测与监测方法,实现接触网零部件故障状态的提前预警,对高
学位
光子集成干涉成像基于光学干涉成像原理,结合集成光子学技术,是一种新概念高集成度探测技术。结合干涉成像及光子学技术的光子集成干涉成像可降低系统体积、重量和功耗至原来的1/10~1/100。光子集成干涉成像系统为未来的空间光学系统提供一个高分辨率、体积小、质量轻和低功耗的载荷。这为基于承载有效载荷和立方体卫星设计的空间监视任务提供了高分辨率、低成本的选择。这种新型的成像方式,可推广到空间探测、遥感和高
学位
视觉伺服技术将视觉反馈信息引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显著的增强了机器人的自主工作能力和对环境的感知能力。相比于传统的有标定视觉伺服,无标定视觉伺服技术不需要对相机内参数和手眼相对位姿关系等进行精确标定,进一步提高了视觉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和适用范围。同时,由于超冗余机械臂在灵活性和容错能力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其在复杂性和危险性较高的工业及航天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
学位
新型太阳能热风内墙(SAC-HVIW)供暖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居住建筑夜间热舒适性,但在使用中必然会受到间歇辅助热源、太阳入射等外部热量的影响。太阳能和室外环境的不稳定性,集热器出口空气温度的波动,间歇辅助热源启停及功率大小的无规律性,太阳入射光斑在室内的变化,导致热风内墙蓄传热过程以及室内热环境的可控性差、不确定性大。掌握上述热扰动耦合作用下热风内墙蓄传热机理,得到SAC-HVIW供暖系统集、蓄、放
学位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光电设备采集的图像出现低对比度,颜色失真,边缘和细节模糊等严重的图像劣化问题,直接限制和影响了视觉成像,给目标的识别和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甚至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为了降低雾霾天气条件对视觉成像系统的影响,对雾霾降质图像进行快速有效的复原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雾霾图像的退化机理,对单幅图像去雾、视频序列去雾和去雾算法的客观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
学位
以GaN为代表的宽禁带Ⅲ族氮化物具有高热导率,化学性质稳定,高击穿电场和带隙直接可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与光电子器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器件的功能和性能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维材料的快速崛起为宽禁带Ⅲ族氮化物材料及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相比于体材料,低维结构具有如下优势:量子限域效应丰富了材料的物理性质;超薄材料厚度极大的降低了光子在材料内
学位
近年来,移动学习平台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典型应用成为教育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产品之一。在移动学习平台产品的营销中,口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学习者的选择意愿和使用态度。然而,学术界针对移动学习领域的口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影响移动学习者正面口碑生成因素的研究尤显薄弱。首先,影响移动学习者口碑传播意愿的关键因素尚未得到全面挖掘,也未进行理论抽象和概括;其次,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得到有效检验,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