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年中国的小说创作中,陕西女作家叶广芩是位可圈可点的人物。她推出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及长篇力作,得到作家们的称道。一些权威性刊物也频频转载。其中篇小说《黄连·厚朴》获《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后,中篇《谁翻乐府凄凉曲》又获第九届百花奖。紧接着,1999年10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采桑子》又获普遍好评,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叶广芩的创作开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有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文坛的一大焦点。本文是想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叶广芩的作品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第一章《历史的开掘域外的感悟》中,我主要讨论了叶广芩近年小说描写的题材的两个系列:一是写家族、家事或由此生发引伸的“古色古香”的小说。这以《本是同根生》《祖坟》为代表。二是写日本生活题材,以《风》《注意熊出没》和《到家了》为代表。 在连续性的小说《本是同根声》和《祖坟》中,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业已衰落的贵族后裔以及他们日渐平民化了的日常生活,那个远去了的王朝背景留给他们的是一份精神文化遗产,是一种抹不掉、挥不去的思想气韵和人格执守,这一切都集中体现了舜铨这个人身上。舜铨所葆有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代表了中国文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精神。 《风》写的是“我”在九十年代为一个鬼子寻找汉奸的故事。小说在往事与现实的交织叙事中有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更融进了中日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比较和思考,它不是单向的价值判断,而是有着耐人寻味的丰厚的意蕴。在《到家了》这部作品中,读者可沿着战后残留孤儿李养顺回归故里开始新生活的轨迹,感受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潜入对两民族文化差异及融合的理性思考。作家把由血缘亲情,文化背景以及那场战争所造成的两国百姓的矛盾对立和联系纠葛巧妙的集中于李养顺身上。 第二章《灵魂的家园》中,讨论了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雨也潇潇》, 叶广芬小说试论京腔味十足的短篇《藤蔓架下》、《岸边》、《远去的凉风妞》、《洞阳人物录》,长篇小说《战争孤儿》,历史小说《乾清门内》等,通过对叶广苛小说的大致测览,我们发现作者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第三章《(采桑子)的预示》主要讨论了叶广芬家族小说的一部力作《采桑子》。《采桑子}) 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后裔命运及生活的长篇小说。从“我”——一金家第七女,老小同时又是一个作家的角度讲述各人的故事,到出了老北京一个世家的历史及子女的命运历程。叶广芬的《采桑子》是写史,写一个家族的历史,她写没落而不颓丧,叹沧桑终能释怀,感伤的同时更有历史的审视意识,同情的历史更有批判的深度,叹往事却不忘今天的历史尺度和高度。这就更使《采桑子》有了一种历史的深沉感。 最后在《结束语》,我讲述了叶广芬的一次企图自杀经历及后来她对生活、写作的态度和她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精神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