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血管病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ita8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治疗手段,且能够改善预后,目前建议应首先处理梗死相关血管(IRA)。虽然非梗死相关血管(NIRA)不作为此次的犯罪血管,但合并存在是否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关注多支血管病变对A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而本文旨在观察多支血管病变AMI患者的短期预后。样本与方法:我们序贯纳入了453名2009年1月-2011年11月因AMI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成功行PCI术并随访3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n=141)与多支病变(n=312),并将多支病变进一步分为双支病变(n=145)与三支病变(n=167)分别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随访到的453名成功行PCI术的AMI患者中,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有31.1%、32.0%、36.9%;共随访了3月,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3.5%、3.4%、4.2%,组间无差异;非致命性心肌再梗死三组共发生2例(0.4%);脑梗共发生6例(1.3%);再次血运重建共发生9例(2.0%),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分别为4.3%、7.6%、9.6%,组间均无差异;无事件生存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支病变的患者年龄更大,左室射血分数更低,血肌酐更高,肌酐清除率更低,且更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塞病史;双支病变次之;多支病变的短期预后与单支病变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PCOS患
目的:制备洛伐他汀-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支架,初步评价其作为一种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温度梯度诱导相分离法制备PLGA支架和洛伐他汀-PLGA缓释支架
在不同种族的多个研究中已经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基因多态性会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然而,结果仍然处于争论中。为了进一步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G8790A多态性与原发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缩写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序贯机械: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缩写为通气治疗中的作用。通
背景: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及随后的心肌细胞损伤,它的病理过程主要是与病毒对心脏的直接损伤和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