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向前,制度实施中问题逐步显现,阻碍了司法民主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制度改革被提上议程。201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创新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陪审职权配置的调整,区分了在不同的合议庭组成形式下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不同的职权配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向前,制度实施中问题逐步显现,阻碍了司法民主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制度改革被提上议程。201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创新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陪审职权配置的调整,区分了在不同的合议庭组成形式下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不同的职权配置模式,向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审的改革目标迈进了一大步。陪审职权的改革作为实现人民陪审员发挥实质参审作用的重要举措被寄予厚望,但在司法实践却并非一帆风顺。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对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陪审员陪审职权的有效发挥,但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改革。本文在结合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个人参与的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立法、司法以及职权配置和制度保障等角度,立足实际提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构想,尤其是职权配置相关的建议和对策。首先,文章对陪审制度的概念和起源进行了回顾,对世界主要陪审制度形式进行了考察,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和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通过追本溯源展现各国陪审制度的异同。其次,从陪审职权改革的背景出发,阐述了陪审职权改革的演进过程,从自身角度对陪审职权配置改革进行评价。再次,指出陪审职权配置现实困境,当前主要存在着职权配置改革偏重政治价值实现、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难以区分、诉讼实践模式阻碍陪审职权发挥、陪审员职权认知存在偏差等问题。最后,针对制度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人民陪审员陪审职权配置的相应措施。要推动陪审制度入宪和完善适用规范,在审判活动中进一步厘清合议庭的分权关系,优化合议庭评议规则,构建有利于职权履行的诉讼保障机制等制度设想和建议。
其他文献
自2009年首次作为太阳能电池吸光层被报道以后,铅卤钙钛矿材料作为新兴半导体在光、电两大领域大放异彩。光吸收系数大、高缺陷容忍、直接带隙以及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使其从半导体材料中脱颖而出。虽然目前关于高性能钙钛矿器件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在其商业化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两大关键性问题。其一是铅元素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其二是钙钛矿器件的环境鲁棒性。为了推动钙钛矿材料的产业化进程,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钙钛矿基复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时有发生。为了保护环境,我国不断完善环境立法,并引入了环境公益诉讼和惩罚性赔偿制度。202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第12条规定,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惩罚性赔偿的,法院可以参照私益诉讼处理,惩罚性赔偿金应当以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
人类社会目前正面临着气候变化这一严峻挑战。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气候法》的立法提案,设定了欧盟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该条例于2021年7月29日正式生效。作为《欧洲绿色协议》的一部分,《欧洲气候法》打破了欧盟以往分散式的立法模式,从而形成了分散立法与专门立法并存的局面。《欧洲气候法》的颁布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崭新成果,也是全球气候治理发展的大趋势。自2020年9月
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是锌-空气电池空气电极上的关键反应。目前,商用催化剂使用的是Pt基和Ru基贵金属材料,但仍然存在成本高、稳定性差和催化性能单一等问题,开发可替代性的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迫在眉睫。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氧化还原能力,有望成为OER/ORR电催化剂的替代品。然而,该类型催化剂同样存在催化活性有限以及电导率差等缺陷,如何提高优化其电催化性能成为研究
氧化石墨烯(GO)由于其超薄的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在水处理方面受到了特别的关注。通常,通过堆叠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会形成二维通道,此时的层间间距在干燥状态下仅允许极少部分的水分子渗透。而在潮湿条件下,氧化石墨烯通道的膨胀效应会增加层间距,但这却限制了高选择性。在纳米尺度上调控氧化石墨烯膜中的二维通道,显示出解决这一挑战的巨大潜力,通常纳米多孔材料被认为是调整膜通道的极好材料,金属有机
近年来,由于临床成像的清晰度和穿透深度不能满足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要求,人们在积极探索具有高生物成像性能的新的成像方法。基于传统的近红外一区(NIR-Ⅰ)分子探针,近红外二区(NIR-Ⅱ)分子探针被进一步的探索和开发。相较于NIR-Ⅰ区域,NIR-Ⅱ区域波长更长且组织和器官在此区域内的吸收可近乎忽略,因此NIR-Ⅱ成像能够得到更高的信背比(SBR)、更深的穿透深度以及更优的时空分辨率等。在NIR-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在支教过程中,我总是把家校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可是,通过调研,让我深刻地明白:当地家长因为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不懂得如何关心孩子,平时很少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该如何用家长会构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
关于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研究,是刑法研究中的一大疑难问题,但我国刑法并未对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作出相关规定,仅在最高法、最高检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存在部分解决路径。本文在研究对此有明确规定的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理论的基础上,意图对该问题提出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了最终对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定性,论文着重讨论了身份犯的本质、共犯与正犯的区分、共犯与正犯的关系等问题,在原理层面对身份犯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以来,控辩审三方的关系愈加错综,不可避免会有冲突的产生,要想厘清控辩审三方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控辩审冲突入手。在审查起诉阶段主要围绕控辩冲突,即协商不充分、值班律师制度不完善,在审判阶段则主要围绕控审冲突以及审辩冲突,前者由于法检对2018年《刑事诉讼法》第201条中的“一般应当”与“明显不当”的解读不同而产生了检察主导与审判中心的地位之争,后者则主要是由于审判机关天然的公权力
破产和解制度具有简洁、高效和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制度优势,并且具备预防破产和了结债权债务的双重功能。我国破产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并不理想,面临适用率低、可操作性差的情形,加之国外法也逐渐将破产和解制度废除,这一切均使得破产和解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在对破产和解制度理论进行深刻探究以及对实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破产和解制度适用率低且实务效果也不理想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破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