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耕地系统时空变化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t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科学、全面地分析山东省耕地现状和时空变化规律,对探究我国耕地变化机制有一定借鉴意义。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耕地保护的某一方面,缺乏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视角。本研究综合了景观可持续科学、土地系统科学、系统动力学和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理念,构建了一个包含耕地资源系统分析和耕地系统可持续性分析的耕地系统理论研究框架。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基于“要素、功能、价值”的耕地资源系统认知框架,从耕地要素、耕地功能、耕地价值三个方面对山东省耕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详细分析,为下一步研究耕地系统的可持续性打下基础。在深刻理解我国“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从耕地数量、耕地生产力和耕地生态功能三个角度构建了山东省耕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对山东省耕地系统可持续性情况进行建模分析,通过设定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情景推演模拟了耕地系统可持续性变化情况。(1)分析耕地要素现状、耕地功能过程机制和耕地价值变化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多因素的土地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山东省耕地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山东省土地适应性整体尚可,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土地适应性相对较好。研究引入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对山东省耕地系统经济要素的投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系统的要素利用效率逐年增加,各要素中机械化动力对耕地总产出的影响较大。研究进一步从粮食生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生境维持5个方面对山东省耕地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较高,鲁东南和半岛地区的生境维持功能水平较高,鲁南地区和半岛沿海地区是水源涵养功能、固碳释氧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高供给区。相关性分析发现,粮食生产功能和其他功能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生境质量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从耕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个方面计算了山东省耕地综合价值。结果显示,山东省内各县区耕地综合价值空间异质性较高。各县耕地价值与粮食生产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鲁北地区的耕地平均价值和价值增长率较高。(2)分析研究区内耕地数量变化情况,评价耕地数量可持续性通过分析欧洲空间局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了山东省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表明山东省2000-2020年间呈耕地净流出状态,林地和建设用地是山东省耕地的主要流向。全省16地市均处于耕地净流出状态。鲁西南平原地区的耕地流失较多,鲁西北地区耕地数量保护相对较好。2000-2020年山东省耕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发生偏移。耕地重心的偏移方向和全省人口重心以及经济重心的偏移方向基本一致。相较于2000年,2020年山东省耕地破碎化现象进一步严重,优质耕地的破碎化趋势更加明显。经计算发现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需求约为1亿亩。2000-2020年山东省耕地数量可持续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未来对于耕地数量的保护不能放松。(3)基于粮食产量和非点源污染风险分析耕地系统生产力可持续性2000-2020年间,山东省粮食产量逐年升高。在耕地数量日趋减少的情况下,2020年山东省粮食播种总面积和粮食单产均较2000年有大幅提高。机械化总动力和复合肥对粮食产量的增加有明显助力。作为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5%以上。目前山东省各县区粮食产量空间聚类性明显,鲁西北和鲁西南是粮食主产区。鲁中和半岛沿海地区的粮食产量较2000年有所减弱。全省粮食生产重心较2000年向西偏移了34公里。基于土地适应性的耕地质量评价发现。山东省2000-2020年耕地平均质量变化不大,“占补平衡”政策对耕地质量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研究基于“源—汇”理论构建了山东省流域景观负荷比指数。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对于鲁西南地区的耕地生产力威胁较大。(4)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结合能值分析相关指标评价耕地生态可持续性本文计算了2000年至2020年山东省粮食生产、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生境质量和水土保持功能的供需比。结果显示:各项服务的供需比时空异质性较高。鲁西南的平原地区是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优势区。通过计算能值分析框架下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发现,山东省耕地生态可持续性自2000年以来逐步降低,在2015年达到区间最低后近期有回升的趋势,但基本都低于同年全国平均数。基于空间形态学格局分析模型(MSPA)的分析发现,鲁西南地区拥有大面积连片耕地,是重要的生态核心区。(5)构建耕地系统仿真模型,预测耕地系统可持续性未来变化基于以上耕地系统可持续评价框架,本文借助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构建了山东省耕地系统可持续评估模型。经检验模型拟合度较高。2000-2020年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山东省耕地系统可持续度总体呈波动态势,并伴有小幅提升。进一步模拟耕地系统2021年至2035年的可持续性变化发现,2035年耕地可持续性变动范围在1.038-1.088之间,较2020年出现下降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加强耕地保护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开展山东省耕地系统的变化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系统的时空变化,评估了耕地利用可持续性,探讨了耕地利用未来态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未来希望可以突破现有研究水平限制,在可持续评价指标的选取、Vensim软件的建模、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种类的选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异常反应而引起的器官功能紊乱。而微循环和内皮功能稳态是维系机体脏器功能的重要防线。从大动脉到静脉,内皮细胞无处不在,其作为血管非常规免疫细胞,尽管结构因器官而异,但这种单细胞层在调节血管张力、炎症反应、凝血以及调控通透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内皮细胞也参与了从外周到近心血管的信息传递,从而使灌注与代谢需求精确匹配。脓毒症时内皮细胞经历了多种表型和功能的改变
学位
目的:胃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据统计胃癌占全球癌症的6%,是最常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80%患者面诊已达到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术后五年生存率较低,需采用药物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方式。现有相关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胃癌尤其是已进入晚期阶段的病情治疗效果依然有限,因此亟需研发具有更好疗效的靶向药物投入到临床使用中。药物研发是一
学位
目的: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作为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自我的一种无意识功能,用于保护个体免受焦虑、缓解主观痛苦感。在前期研究中,少数与防御机制及焦虑有关的基因已被确定,证明个体的防御机制、焦虑可能具有生物学倾向性。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则是指个体掌控、减少或容忍压力情境的内部和外部需求的认知和行为策略,通常是一种有意识的调整和努力。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都
学位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及晚期确诊和治疗患者的生存差异巨大,缺乏灵敏而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是子宫内膜癌无创早诊的瓶颈,探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子宫内膜癌是公认的代谢性疾病,代谢标志物的异常对疾病的早期预测及治疗靶点的锚定均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血液代谢物丰富且临床样本易得,使其成为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最佳样本,同时也是代谢组学分析的最常
学位
报纸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设计体育专项大单元教学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但当下体育大单元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教学设计理论尚未丰富,足球教学实践也相对其他专项稍显匮乏,相应地在新课标视域下如何设计体育大单元教学等问题相继涌现。本文为响应国家政策、丰富教学理论,给基层教师设计与开展足球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足球技能掌握,结合前人研究并运用文
学位
研究目的: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有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房颤的患病率要比1989年翻一番,达到了惊人的5970万。与房颤发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超重和肥胖、饮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房颤危害巨大,由于心房的不规律颤动引起的血
学位
目的: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化疗所诱导的骨髓抑制为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近年来,益气补血类中药已应用于防治骨髓抑制。圣愈汤为传统益气补血名方,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黄芪组成。药效学研究显示圣愈汤具有治疗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作用,但其治疗骨髓抑制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对圣愈汤进行了体内外化学成分分
学位
我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同时面临企业内在改革动力匮乏、合规刑法激励法律依据不足、正当性根据缺失等诸多困境。解决困境的关键在于构建本土化与法治化的合规刑法激励制度。激发企业合规主动性是合规刑法激励本土化构建的实践前提。合规刑法激励的正当性根据应当区分不同阶段分别认定,事先合规阶段以组织体责任论为依据,事后合规阶段以法益修复理论为支撑。合规刑法激励的法治化路径是通过修改刑法,将合规规定为
期刊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发电侧与用电侧的物理特性逐渐多样化,风光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与海量的可调度单元使得调度优化问题变得愈发复杂,传统基于模型的调度优化方法的局限性开始逐渐凸显。结合数据驱动的智能调度与学习优化成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手段与发展趋势,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学习优化一个通用的、前向的、无迭代的且计算复杂度低的映射模型以表征电网调度问题中高复杂度的决策优化过程,从而提升决策效率。然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