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与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能够利用波形分集获得更好的参数识别、干扰抑制以及目标检测等方面的性能,受到了国内外雷达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波形分集带来的优势,MIMO雷达波束形成研究内容包括发射波束形成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MIMO雷达波束形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当发射导向矢量失配时,发射方向图将会产生畸变,降低发射方向图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能够利用波形分集获得更好的参数识别、干扰抑制以及目标检测等方面的性能,受到了国内外雷达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波形分集带来的优势,MIMO雷达波束形成研究内容包括发射波束形成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MIMO雷达波束形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当发射导向矢量失配时,发射方向图将会产生畸变,降低发射方向图设计算法的性能;基于先验信息的发射波束形成,如发射-接收波束形成联合优化,不仅需要考虑空域干扰或杂波的抑制,还需兼顾发射信号的距离旁瓣抑制及发射阵元的功率约束等;当工作环境存在主瓣通信干扰或非平稳干扰时,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将会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了MIMO雷达波束形成关键技术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低积分旁瓣电平的MIMO雷达稳健发射方向图设计针对发射导向矢量失配引起发射方向图设计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稳健的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本文方法采用最小化积分旁瓣电平作为优化准则,同时根据导向矢量误差对主瓣区域的辐射功率进行约束。首先,给出一种基于发射波形协方差矩阵的稳健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协方差矩阵为Hermitian半定矩阵这一特性,将优化问题转换成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问题进行求解。然后,结合发射波束域处理(Transmit Beamspace Processing,TBP)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发射加权矩阵的稳健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通过TBP,MIMO雷达在各发射阵元处对一组正交波形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获得相干处理增益,可将发射波束形成与波形设计分离。由于所得优化问题为非凸的优化问题,本文通过基于半定松弛和线性化的算法将其转化成两个分别基于半定规划和SOCP的子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导向矢量失配的情况,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设计最差情况下的发射方向图,且所得最差情况下的积分旁瓣电平低于非稳健的方法。2.干扰背景下MIMO雷达发射-接收波束形成联合优化在已知目标和干扰的方位、散射系数等先验信息的情况下,MIMO雷达可通过发射-接收波束形成联合优化,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首先,针对目标方位先验信息不精确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波形设计的MIMO雷达发射-接收波束形成联合优化方法。在考虑发射波形恒模约束和相似性约束的情况下,该方法以最大化最差情况下的输出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为准则设计目标函数,并给出一种基于半定松弛的连续优化算法求解发射波形和空域滤波器。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最差情况下的系统输出SINR,且通过调整相似性约束可以权衡最差情况下的发射相干处理增益和波形的脉压性能。其次,结合TBP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发射加权矩阵设计的MIMO雷达发射-接收波束形成联合优化方法。在考虑各发射阵元峰均功率比的情况下,该方法以最大SINR为准则构建目标函数,并给出一种基于准牛顿法的连续优化算法求解发射加权矩阵。优化所得发射加权矩阵可以自适应地将辐射能量集中在目标方向,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输出SINR,其性能优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和全向MIMO雷达。3.频谱共享环境中针对主瓣干扰抑制的MIMO雷达波束形成针对频谱共享环境中的主瓣通信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射波形初相预处理的MIMO雷达波束形成方法。为抑制主瓣干扰,该方法利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器对匹配滤波后的数据进行空域滤波,并以最大SINR为准则构建目标函数优化发射波形初相。由于所得优化问题为恒模二次规划问题,本文给出了三种分别基于半定松弛、类幂迭代法和相位域变尺度法的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发射波形初相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来自主瓣区域内的通信干扰,提高系统的输出SINR。4.针对非平稳干扰抑制的MIMO雷达稳健波束形成针对非平稳干扰的抑制问题,研究了MIMO雷达稳健的直接数据域波束形成算法。直接数据域波束形成是单快拍的波束形成方法,在导向矢量存在误差时,会产生目标自相消及方向图旁瓣电平较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范数约束的最差性能最优化算法。该算法在最差性能最优化算法基础上增加加权矢量的范数约束,能够在解决目标自相消的同时降低方向图旁瓣电平。由于空时自适应处理与自适应波束形成具有相似的问题表达式,本文还将上述算法拓展到MIMO雷达直接数据域空时自适应处理。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维度变得越来越高,更新更加迅速、数据类型也更加多样。信息与互联网技术通过监测和测量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海量数据,这意味着需要大规模收集、存储、预处理、建模和分析来自各种异类源的海量数据。面对大量的农业数据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数据挖掘以及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将农业大数据整合到计算机系统中,建立信息库并且从中挖掘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作为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它的主要职能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所监控场景的自主图像处理、分析和理解,其核心技术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和行为理解。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用于社会安全管理、智能交通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目标跟踪担负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任务。目标跟踪是在监控场景中完成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商业机构以及个人用户开始使用云服务器提供的各种服务。在云提供的各式各样的便利服务中,远程数据存储是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它不仅极大程度地节省了用户本地存储开销,而且为用户提供了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的存储服务。为了确保存储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减轻在线验证的压力,用户可以委托第三方对云上存储数据进行完整性公开审计。本论文在已有公开审计方案的基础上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研究领域,数据信号的波形以及无线接入方式设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方向,因此已经有相对丰富成熟的研究成果。相较而言,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导频信号却鲜有人关注,然而关键导频信号的设计对蜂窝系统性能至关重要。特别的,当今的蜂窝系统正在从人联网应用以及在授权频段部署扩展到物联网应用以及在全频段部署。在此情形下,新型导频信号的设计对于蜂窝系统在扩展领域必不可少,本文针对蜂窝无线通信技术在大规模
正弦信号的参数估计在军事、电力、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涌出现大量估计算法。像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经典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近年来,正弦信号的参数估计问题在控制领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在处理线性(非线性)系统的扰动抑制或者柔性机器人的振动抑制等问题时,具有渐近收敛性质以及一定稳定性能的参数估计器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基于此
毫米波近程探测技术因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具有潜在优势,加上毫米波固态器件技术的发展,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雨、雪、烟雾、和霾等恶劣工作环境下,毫米波近程探测系统获得的信号会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系统探测精度等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信号去噪技术成为毫米波精确探测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噪声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探测系统的性能。现有的线性去噪技术对低信噪比条件下毫米波近程探测系统信号的
随着空间电磁环境的复杂化和各类无线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对射频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高性能、可重构、小型化等新要求。天线作为收发前端,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因而关于高性能天线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相控阵和数字阵列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天线波束扫描的灵活性。传统相控阵天线分布于三维空间,通过控制单元的位置排布、激励幅度和相位实现特定的波束综合。然而实际系统应用往往需要兼顾多种性能要求,为了提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的普及,以及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新型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非挥发性存储器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目前市场上的非挥发性存储器以闪存(Flash)为主,占半导体存储器市场的很大份额。随着半导体技术不断向前推进,闪存遇到严重的技术瓶颈,科学界和工业界对下一代非挥发性存储器技术正在投入大量的研究。许多结果表明,阻变存储器(RRAM)是下一代存储器的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位置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车辆导航、手机定位、武器制导等都离不开精确的位置信息。传统的单一依靠卫星导航系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卫星/惯性深组合导航已经成为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深组合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某国防重点项目为背景,以矢量接收机/惯性深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主
随着5G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对天线的性能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高效率、宽带、高增益、低剖面、多功能已经成为现代毫米波天线的发展趋势。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要求作为射频前端的天线在尽量不影响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既在尺寸上做减法,又在功能上做加法,从而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下对于移动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因此,本论文在现有小型化天线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设计方法存在的结构复杂、带宽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