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精神历程——宗教世俗化语境下《基列家书》的解读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基列家书》(2004)的作者,美国当代女作家玛里琳·鲁宾逊,迄今出版了三部小说。其作品少而精。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她将作品的创作根植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她的每部小说作品中都表达了有关宗教主题以及宗教观念。其作品风格并不是一味说教,而是鲁宾逊对于宗教信仰的思考。  《基列家书》以埃姆斯牧师为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祖孙三代的牧师家族从南北战争到1956年以来的生活变迁。小说描述了在时代变迁与社会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宗教人士态度与行为的变化以及教堂境况的变化,反映了宗教的时代变迁。  本文以宗教世俗化为语境,结合小说中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即南北战争到1956年的时间跨度,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该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宗教人士生活中宗教信仰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教堂、神职等神圣事物意义的变化以及主人公寻求宗教信仰的失败结局,进而探讨小说反映的宗教的世俗化变迁过程,并进一步揭示在宗教日趋世俗化的环境下人们对于具有人文关怀的信仰的渴望与追求。
其他文献
人的本质及其命运永恒不变的悲剧性是海明威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海明威的小说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作品中的这一主题,为了行文方便,分析时选取了他的四部典型
一套模具相当于一套小型设备,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作为产品批量化生产的前道工序,模具行业素有“工业之母”之称.记者从市模具工业协会获悉,日前,我市首份《泉州模具行业调研
  本文试图以中国翻译文学为例,从四个方面(翻译活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即中国文学当时的形势以及在世界文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译者对原文的选择,所用翻译策略是归化还是异化,以及
近年来,浙江嘉兴的数家工厂和经销商正在犯愁.作为中国皮革和皮草工业的重镇,位于嘉兴的崇福镇接到的皮革订单数越来越少.据《中新网》的报道,目前在诺大的工厂里,只剩下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