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是一个实行“早期内部注水,保持压力采油”开发方式的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单井钻遇油层多的可达百个以上,厚度从0.2米到十几米,纵向上高渗透油层与低渗透油层、厚油层与薄油层交互分布。主力油层与非主力油层物性相差很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分布、运动规律非常复杂,为了减少层间矛盾,控制含水上升率,大庆油田划分了数个开发层系,每个层系单独用一套井网开采。随着细分开采的深入,现在亟需高含水后期细分注水挖潜配套技术,用以提高管柱工作寿命、测调效率、测试精度以及细分程度。同心集成式细分注水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研究,该技术的应用使封隔器最小卡距缩小到2m,分层流量及分层压力分别实现了同步测试,消除了层间干扰,测调效率比传统偏心式分注技术提高1倍以上,可以满足薄互层挖潜的需要,同时可以缩短测试周期,更好地满足地质部门对油层动态监控,及时根据驱动情况变化作出调整,减少无效注水循环,对油田高效、节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同心集成注水工具的分析,应用数值模拟及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同心集成水嘴的结构特性及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同心水嘴应用标准水嘴模版的问题。数值模拟部分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以雷诺平均N-S方程为控制方程,以标准k-ε模型为湍流模型,基于控制体积法,应用SIMPLEC算法,通过对控制方程中相关参数的修正,对同心集成水嘴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同心集成水嘴的速度分布特性、压力分布特性、湍动能及其耗散率分布特性规律。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对同心集成水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可以用一定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同心集成水嘴结构特性进行研究。经过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的结合,证明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常规水嘴模版对同心集成水嘴的调配进行指导,对于工具设计和管柱结构定型具有重要意义。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异性水嘴的研究提出了思路,对异性水嘴结构特性、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对管柱结构的理论分析为现场操作提供了依据,对于同类管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