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文人之间的聚会成为具有较高精神追求的雅事,记录、追忆文人雅集场景的绘画,便成为历代盛而不衰的绘画创作主题。前人对文人雅集题材的绘画做过很多研究,著述颇丰,其研究方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以图像呈现的信息来分析外部环境与文人思潮的关系;其二,从作品真实性上进行考证。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文人雅集题材的绘画也相当繁盛,宋徽宗时期的《文会图》即是这一时期雅集题材的典型代表,画面以全景方式呈现,内容涉及人物宴饮、品茶及相关的室外场景,表现内容具有丰富性和综合性,其绘画风格体现出徽宗时期皇家与文人审美趣味的借鉴和融合;作品作于两宋绘画转型时期,研究此幅作品对探讨北宋画风向南宋画风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目前对北宋到南宋绘画风格变迁的研究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则立足于绘画本体研究,从《文会图》作品的图像本身出发,通过与其前后代绘画作品的比对研究,分析其作为两宋绘画转型期所呈现出的绘画风格特征,从而为雅集题材的绘画研究拓展新视野。另外,笔者也从绘画实践者的角度出发,探讨《文会图》对当今中国画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形式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文人雅集题材绘画的历史演变,宋代文人雅集题材绘画的社会背景和表现形式,宋徽宗时期画院体制的建立及“文人画”对徽宗审美趣味的影响等方面内容,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示《文会图》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背景因素。本文的核心是探讨《文会图》的风格特征,从表现内容、画面构成,观察方法与空间表现等方面对《文会图》的图像进行剖析,从而获得对其风格的印证。最后则总结分析其对当今绘画及对笔者绘画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