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晚明与晚清社会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ljk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极端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以及人类对其的响应方式、过程等经验,对当前人类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首先从粮食安全视角入手,基于全球变化风险理论,构建了历史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过程、机制研究框架和代用指标体系;然后以明清时期的华北地区为对象,开展历史实证研究,并对晚明与晚清两个典型气候转折时段的社会影响及响应机制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  ⑴气候恶化(转冷、转干、极端灾害增多)主要通过削减粮食产量(直接导致华北五省1580~1630年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30%以上)和加剧财政恶化(如北方军屯系统在气候冷干化的影响下加速崩溃,使1570s之后北边军费占太仓支出的比例相比之前至少上升10%)等途径作用于晚明华北社会,最终均指向民变风险上升和军事压力增大;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华北持续大旱,不但直接触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并为起义军提供了重要兵源和主战场,使其在1634和1640年两次东山再起,同时使明军补给日渐断绝,导致军事镇压最终失败。  ⑵清代华北平原对水旱灾害的社会响应机制在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经历了从恢复(1720s以前)、兴盛(1720s~1770s),到衰落(1780s~1850s)、崩溃(1860s~1900s)的阶段性变化。响应机制的转折过程中,除一系列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财政状况、移民政策等)之外,年代—多年代尺度的气候变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18~19世纪之交的降温事件和极端灾害的增多,导致当地粮食减产约11.45%,从而加速了粮食危机激化,将社会动乱的爆发提前约20年。  ⑶晚明和晚清时期的气候恶化都对华北当地的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社会响应机制存在显著不同,其间原因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晚明气候恶化程度强于晚清,这是其造成更严重后果的自然基础;晚明华北相对单一的熟制和粮食作物选择使其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比晚清更为敏感;晚清政府在华北救灾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和高效,同时北方边境的平静允许政府通过跨区移民缓解救灾压力,这两点决定了晚清华北具有更强的社会响应能力。  ⑷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过去气候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探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所做的尝试,一方面完善了本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深化了对气候影响过程及人类应对决策的科学认识,同时在方法论(特别是定量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其他文献
绿洲城镇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核心,是干旱区内部人类活动最为集聚,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目前对于绿洲城镇化的起源、过程与机制等研究还相对偏少且比较零散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口的30.3%。近几年来,我国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日趋增多,且趋于年轻化。面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工业文明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基础数据不准、资料不实、信息不全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矿业管理水平,影响矿产资源领域的宏观决策,并制约着矿产
未来的“机器人大脑”将能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信息,然后把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机器人,使机器人成为家庭、办公室和企业的好帮手。这是7月中旬在美国召开的“2014年度
冰川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百年来我国西部冰川普遍强烈消融,以退缩为主。传统的现代冰川变化研究主要是通过实地观测和经
本文以南江县为研究区,通过对1989年、2000年和2012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和数据处理,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矩阵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后通过影子工程法和市场价值法来计算当地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灰色关联法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此为川东北地区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89年至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的煤炭资源开采,曾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如今随着经济体制及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深化改革,这些城市面临着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北60个气象观测站点1962~2011年极端降水数据的收集,系统地分析了秦岭南北全区及五个子区8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以下
学位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自然环境和人来生活环境。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部门之一,多熟种植是我国耕地熟制的重要特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