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并且对全世界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至关重要,并且在未来会持续兴盛,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一直被视为热门旅游胜地的“天府之国”—四川,一直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四方的游客。为了把四川的历史文化介绍给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外国的游客,旅游景区的简介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旅游景区中英文简介的质量对于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的元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经验功能来体现,经验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系统,作为重要的语篇分析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学、非文学语篇的分析中。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将中文的景区简介翻译成英文的版本时要考虑到这两种语言的不同特性。英文爱用名词,而汉语更倾向于用动词。因而英语叙述呈静态,而汉语往往是动态的表达状态。而从及物性系统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及物性过程也反映了不同的动静态特征。本论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功能为理论框架,对四川主要景点的中文简介和英文简介进行对比分析,从及物性的角度探究四川中英文景区简介的动静态特征。作者一共选取了10个四川景区的20篇景区简介文本,其中10篇为中文,10篇为英文。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首先,中文景区简介和英文景区简介的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均占主导地位;其次,关系过程在英文景区简介中的比重大于中文简介,物质过程在中文简介中所占比重大于英文简介;再次,心理过程在英文简介中占据4%的比重,在中文简介并未出现,而言语过程在中文简介中所占比重高于英文简介。这些发现说明英文景区简介是一种倾向于静态描述的文本;反之,中文景区简介则更倾向于动态描述。通过对四川景区的中英文简介的及物性过程的对比分析,笔者希望帮助旅游文本作者了解两种语言在撰写过程中的共性和差异,对这些特点加以认知区别,使撰写者在描述景区时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与语言特征,使其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同时使景区简介更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深化世界各国游客对跨文化旅游的理解并发挥更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