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阅读在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中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阅读方法的教授,因此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他们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和语言中,它是一种理解世界与发展人类语言的重要手段。在其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隐喻的相关理论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我国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了研究,但多集中于词汇教学中,或是应用于大学英语、商务英语等高级英语教学中,而对于高中的阅读教学的研究甚少,且缺少详细的策略分析,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本论文旨在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来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论文详细介绍了有关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笔者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定义,随后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以及Lakoff和Johnson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类。最后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系统性、普遍性和文化一致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数据的收集来自学生两次阅读测试的成绩,并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试图证明概念隐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切实有效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1)利用隐喻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词汇隐喻、隐喻表达式及习语的含义;(2)利用概念隐喻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3)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4)注重隐喻文化差异教学;(5)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本文在证明概念隐喻有利于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上取得了成效,具有宝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理论意义主要是本论文旨在证明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实践教学中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其合理性,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更好的与隐喻结合起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相应的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