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60年前就为我们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但并没有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现成的答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重新审视后的重要举措,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深刻革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近年来,深圳市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之一,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学习并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以深圳市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重新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梳理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全面剖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言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剖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重要生态思想,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当代的普遍价值,探讨了如何在当前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如何正确认识“劳动”,以及和谐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有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第二章从经济、法律、政策、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已有成绩,指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环境管理力度、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生态安全以及特区内外一体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归纳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七项基本要素,并提出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十八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涵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个部分。第四章对适用于深圳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理论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涵盖八大领域的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项主要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