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中的鸟形象及其文化地理特征探析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反映出的完整和特定形态,一般说来与吐蕃王朝的统一、藏文的推广,特别是佛教的盛行密切相关,独特的青藏高原是其地理依托。然而,青藏高原内部的环境多样性却自古以来就扎根于藏文化的基因之中。从根本上来说,藏文化也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本文正是基于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生计方式、文化形态来重新认识藏文化的发展史。文章不仅综合利用汉藏文文献、敦煌文书等,也结合考古学、图像学(岩画)的材料,对西藏文化地理做出了初步的分区。在文化地理这个框架下,本文将鸟文化作为落实这一研究的具体文化事项。把鸟形象从文化中抽取出来并还原到其特定的所属区域,提供给我们崭新的分析视角,对诸多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解释。诸如岩画中的鸟、藏传佛教的大鹏,以及古代鸟卜文书中的乌鸦、卵生神话中的鹰,等等,我们称之为鸟形象。作为某种文化样式的主角,鸟形象反映了人类思维形式中的地理环境信息。文章不仅指出藏传佛教大鹏鸟形象是融合印度哥鲁达与西藏岩画带角鹰的结果,并分析了天葬起源,也对比研究了有关鸟卜的各种文本:敦煌藏汉文鸟卜文书(P.T.1045、P.3479、P.3988)和《丹珠尔·乌鸣经》,对其中所包含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鸟卜习俗的异质性。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通过上述文化地理的分析,进而推进到有关女国、苏毗、象雄、悉立等西藏古代部族的讨论。文章指出,女国只有一个,它位于川藏之间,区别于传说中的“西海女国”。苏毗与女国相挨,将其等同是常见的认识误差,文献分析和鸟卜的文化地理探究都表明两者的截然不同。苏毗名称的起源乃是基于三峡、三瀑(藏语“(?)”)。自《大唐西域记》以来,女国开始与苏伐剌拏瞿呾罗(suvarnagotra)相混。文章指出,苏伐剌拏瞿呾罗、悉立、Se-rib是梵文、汉文和藏文对同一地区的称呼,它大致位于今阿里札达县一带。象雄、苏毗、勃律和女国都先后因吐蕃王朝的扩张而迁徙,苏毗、女国部分遗民分布在川、青、藏之间,后代还有其迹象存在于文献和民族志之中。汉文文献中有关西藏周边古代部族的记载舛误,往往困扰着现代研究者。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舛误乃是历史上人们地理视野的限制所导致的,在唐以前中原史官的观念地图中,青藏高原腹地是一个“遗失的世界”。通过文化地理分析,我们于是找到了解开上述古代部族的各种谜团的钥匙,
其他文献
案件事实真伪不明在行政诉讼中是一种常态,使法律无所适用,但法官又必须将案件审理到底,究竟由何方当事人承担诉讼的不利益?这就是举证责任的中心问题。行政诉讼中设定举证责
目前,我国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纳米技术成果转化率很低,纳米技术产业化现状堪忧。从比较纳米科技成果转化与一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
采用有限元ANSYS分析软件,对JJ225/43-K型钻机井架进行了自然状态下模态和8度罕遇地震振型谱分析,得出了井架的前10阶模态频率、相对应的主振型和地震影响参数,以及井架应力
本文论述了人员可靠性定量分析的现状及困难,介绍了适用于现代人-机系统中最普遍的作业─—系列操作和认知判断的人员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THERP、HCR和SLIM,并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局限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审计面临的审计环境、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审计机关存在着审计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作为政府审
明朝中晚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开始崛起。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居于绝对权威地位的“程朱”理学也出现了某些松动,“陆王”心学一派则流光溢彩,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矛盾相互交织着,使得就业问题变得更
本文将中国封建社会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认为在周秦至隋唐这个时期,中国地主阶级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基本上是合一的,身份性地主占统治地位是其总的趋势。在宋到鸦片战争爆
就其社会取向而言,说佛教是一种劝善宗教绝对不错。在佛教原典中,本有一套绵密的劝善理念。这套理念以十善恶业为伦理核心,报应轮回为驱逼动力,最终达致福寿得道为目标。其传
乡间集市以它自己独有的形式,为其乡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多重空间,即购物空间、娱乐空间和公众空间,以其多重空间的特性,集市把乡间购物变成了一种更文化性的活动,与现代购物中心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