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及背景: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抗心律失常药物西药治疗有不少的副作用,如致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在控制心律失常同时,增加了死亡率,依赖性等。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相对安全,副作用少,作用持久,多层次作用。调律汤是樊瑞红教授,二十多年的经验方,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前期症状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规范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调律汤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及机理。  方法:采取临床观察的方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患者,采取单盲方法,符合气阴两虚型心率变异性异常的心律失常患者,分类入组:A组西药组、B组调律汤加西药组、C组调律汤组,每组65例。进行基本化验检查,符合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病例入组进行服药,30天后再次进行化验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停药15天后进行复发随访,最后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三组组间比较P值<0.017,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结论:研究在尽可能基线平行的情况,统计一下结果:组间比较 B、C组比较显示X2=7.900,P=0.005<0.017,显示两组间有明显差异,B组有效率89.2%,C组有效率69.2%,所以B组调律汤加西药组优于调律汤组;A、C组比较X2=0.149,P=0.700>0.05显示两组间不存在差异,且A组有效率为72.3%,C组有效率69.2%,差距不大,所以两组疗效没有差异。所以,A、B组间比较显示X2=5.992,P=0.014,<0.017, A组有效率72.3%,B组有效率89.2%,所以B组调律汤加西药组优于西药组;经t检验P<0.05,C调律汤组与A西药组有差异,C组心率变异性优于A组。实验证明调律汤对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期前收缩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没有产生毒副作用,复发率较低。对于心率变异性调节有效,从而说明调律汤在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同时能够调整心率变异性,推断本方能控制心律失常发作,提高心率变异性基础上,从长远来看可能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